從外觀上就能明顯看到。
艦橋周圍鑲嵌著四麵體積不大的相控陣雷達,桅杆上麵則是其他的天線。
“劉總,這些護衛艦采用模塊化設計後,即使更換武器係統,也不需要太長時間,三天左右就可以。”
江南造船廠的廠長杜誌雲向劉威銘介紹著。
三艘護衛艦同時開工建造!
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的。
資金都是由619提供的。
“具體如何,還要等海試之後。咱們這也是更大的軍艦做試驗。”
劉威銘並不滿意眼前的這些軍艦——噸位太小了。
帶不了多少導彈的。
而且各種導彈在甲板上,不是垂直發射,戰鬥力終究還是弱了一些。
“紅旗2能安置下來嗎?”
觀察一番後,劉威銘發現護衛艦上的防空導彈係統是紅旗1。
“能,不過隻能安裝在防空型號上。等到海試結束,論證成功就可以直接安裝上去。不過最好是改成垂直發射。”
吳峰解釋著。
設計是701修改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現在的053,已經比之前增加了很多。
在碼頭上了解完情況後,一行人又向著船塢走去。
船塢裡,一艘長100多米,寬度隻有十多米的細長軍艦,已經有了大體的雛形。
“051?”
“不,這是052,滿載排水量5850噸,標準排水量5200噸。不過,沒法把東風21塞到垂直發射係統的發射箱裡。”
吳峰一臉失落。
啥玩意兒?
劉威銘以為聽錯了。
東風21那可是路基中程彈道導彈!
那麼大的導彈,居然想塞到052的發射係統?
“所以,所裡在設計055的時候考慮要能把威力更大的反艦導彈塞進去……至少,得把東風21塞進去。”
“是不是也準備把更大的東風導彈裝到潛艇肚子裡?”
劉威銘問吳峰。
這會兒,他想起了一個段子:巨浪上岸,東風下海。
說的就是巨浪1潛射導彈改成了東風21,以此增加陸基導彈的機動性。
而東風下海,則是東風31改進後,成為巨浪2,直接裝到了核潛艇的肚子裡。
中國的國防科技工作者,同樣有火力不足恐懼症的!
“對!”
“不錯!不錯!”
劉威銘點頭不已,“就得這樣才能讓國防更加固若金湯!缺錢,就說一聲。”
眾人就等劉威銘這句話呢。
軍費就那麼點。
海軍分到的本來就不是很多。
就隻有619擁有龐大的經費。
“小劉啊,咱們萬噸大驅已經設計得差不多了,要不你們出點資金咱們先建一艘實驗艦出來?”
“動力係統搞定了?如果動力係統沒有解決,靠著從國外買燃氣輪機,還不如不造。浪費錢!再說了,目前很多技術都沒有突破,等些年技術突破了,性能才能更強啊。”
不是劉威銘不支持。
055萬噸大驅,之間就有建造計劃,不過在七十年代末期就已經下馬。
沒錢!
沒技術!
沒配套!
設計出來,製造不出來,有什麼意義?
619肯定不會支持這些項目的。
喜歡軍工霸主從1985開始請大家收藏:()軍工霸主從1985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