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主要精力是放到內部發展上,把配套夯實了,咱們的隱身戰機配套需要跟上……另外,集成電路這塊,再多錢都得砸!告訴771那邊,必須加快製造工藝的升級!”
有了大量蘇聯技術骨乾加入後,原本發展受到人員製約的619再次提速。
結果,僅僅過去兩年時間,就因為各種配套跟不上,619能設計出來產品,卻生產不出來的尷尬局麵。
“資金方麵?”
“光刻機再投入40億科研經費……另外,相關的工藝也都各投入5億……”
劉威銘想了想,說道。
目前,國內跟國際上最頂級的芯片製造工藝已經靠著619跟部隊同時砸錢,加上771所原本最頂級的水平並不比國外差,隻是配套跟產能跟不上。
在考慮成本的時代,沒有利潤,持續投入,也就隻有國家堅持。
“另外,給國防科大那邊撥60億過去,哈工大、西工大以及南理工,各撥20億……”
趙秉璋點頭。
對於劉威銘現在動不動就是給幾十億的科研經費,他已經麻木了。
“劉總,這幾年北鬥試驗衛星已經非常成熟了……”
“那就讓航天那邊發射正式的北鬥係統!市場上,推出我們的第一代3g智能手機!國外不是要封鎖我們嗎?那就讓他們封鎖,用國內市場來推動配套的發展!”
於是,在619不計代價的投入下,以及部隊見識到試驗衛星的通訊功能在藍軍中使用後,同樣加大了對全球衛星係統的投入。
僅僅到96年,北鬥衛星就已經覆蓋亞洲區域。
而因為劉威銘跟航天的關係,揪出了航天內部的間諜,東風31的泄密案在乾涉下,讓間諜把修改後的數據發了出去。
東風31,射程公裡!
打擊範圍覆蓋全球。
於是,那場本該有的危機,根本就沒有出現。
“劉總,祝老總那邊希望我們把坦克上增加衛星通訊等功能。”
趙秉璋找到劉威銘。
“加!”
資金的問題,有著香江那邊的投資公司,從80年代第三次石油危機,到蘇聯解體前的倫敦金價暴跌,後來的盧布貶值等,前前後後,劉威銘在香江安排的多個投資公司,明麵上各個公司收益也就幾億美元、最多一家也就40多億美元……
實際上,卻搞了超過1600億美元!
如此龐大的資金支持下,足夠619瘋狂地投入到科研中了。
技術落後?
給錢砸!
科研設備不行?
給錢砸!
配套不足?
給錢砸……
整個九十年代,國際局勢依然按照原本的曆史在發展,在沒有了蘇聯這個強勁對手後,成為世界警察的美帝,那是想打誰就打誰。
而中國除了經濟比原來發展得快一些,科技方麵,也就通訊產業強一些,關鍵因為沒有芯片供應,完全是靠著手工條件製造……
而製造方麵,因為保密工作做得好,加上部隊經費依然少,即使開發出來,藍軍都已經淘汰了兩輪,依然沒有全軍裝備。
曆史,仿佛跟原本劉威銘所在的世界不一樣。
然而,隻有劉威銘才清楚曆史早就跟原來不一樣了。
1999年,中國第一款隱身戰機殲20首飛;同年,殲11b首飛。
跟曆史不同的是,瓦良格號,現在也已經買回來了,進入了應該進的那個造船廠的船塢;江南造船廠即使改造出了十萬噸船塢,卻因為承擔著頭頂4個球的街gai)溜子以及055萬噸級驅逐艦的建造,失去了改造航母的機會。
“按照這樣發展,到09年,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時候,咱們的技術水平就能達到世界前列……在19年有望全麵引領藍星科技發展啊。”
劉威銘很滿意各種成果,雖然這些技術都高度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