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詞在大屏幕上滾動著。
由於這是一首新歌,程陽貼心地準備了字幕,以便於觀眾能清楚地知道他在唱的歌詞是什麼。
頭兩句描繪了青花瓷的美,接著筆鋒一轉從瓷器寫到的人,再接下來描繪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主歌部分簡潔唯美,極富國風韻味。
程陽考慮再三,還是決定模仿周董的唱腔,略微有點糊的咬字如同朦朧的江南煙雨,而帶有憋氣感覺的頭聲也令這首歌擁有了不一樣的辨識度。
周董在出《青花瓷》這首歌的時候正是他唱功的第一個巔峰時期,高音質量可以說是“黃金c5隨便撿”,也是有了這段時間以來的練習模仿jj的嗓音,加強了咽音的鍛煉,不然程陽還真不敢嘗試周董這個時期的歌曲。
第一段副歌,還是程陽用流行唱法來唱。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嫋嫋升起,隔江千萬裡”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一股清雅絕倫的韻味在舞台上蔓延開來,就像一滴入水的墨汁,漸漸暈染,周圍一眾彩排的演員都不禁有些沉醉。
台下,一位具有“世界級弱混”稱號的歌手抱著手,說道:
“共鳴質量很強,有金屬芯,胸腔共鳴也打開了,中低音的質量一如既往的穩,我覺得拿來當做春晚的節目沒有問題。”
劉冬升說道:“李老師,咱們做晚會,節目合不合適不光是看歌手唱功的,他想上春晚,不是沒有給過他機會,非要帶著幾個拖油瓶,把這首歌硬塞到戲曲節目裡,故意的吧。”
聽著他的話,李劍心中不悅,那幾位都是值得尊重的戲曲非遺傳人,原來的那位演員受傷又是不可抗力因素,把彆人說成是拖油瓶著實是有些不合適。
“導演,總該看完再下結論吧,程陽用這首歌總該是有原因的。”
“還能有什麼原因?借著春晚的機會強行捆綁戲曲節目推廣他的新歌唄。我承認歌詞寫得的確不錯,但是跟戲曲有半毛錢關係嗎?要是有關係,我直播倒立吃、吃......”
舞台上,程陽唱完了第二段主歌,喬心蔓婉轉細膩的戲腔響起。
還是一樣的歌詞,卻是不一樣的味道。
李劍偏過頭打趣道:“導演,你剛才想說吃什麼?”
劉冬升:“......”
喬心蔓唱完了第一遍,台上所有人加入了合唱。
程陽依然是流行的唱腔,四位戲曲傳人則是用各自風格的戲腔。
台下其他演員、工作人員心中的震撼瞬間被引爆了。
“好!!!”
“太美了,詞好,唱的也好。”
“我看明白了,這是唱的傳承,從傳統戲曲到現代流行,我們的文化就如同傳世的青花瓷,從古傳承至今,愈久彌新!”
“你們沒有發現嗎?這首歌叫《青花瓷》,該不會是因為蘇青花老師才寫的吧?”
“哎,不能吧,蘇老師受傷才幾天啊?這就能寫出這麼驚豔絕倫的歌詞來?”
“指不定是早就寫了的呢,我覺得挺應景的,蘇老師不能上舞台了,那就讓這首歌代表她上,我支持這個節目。”
“我也支持,這才叫做國風,我有預感,這首歌絕對要成為爆款。”
表演結束,台上五個人一起鞠躬敬禮。
“好!!!”
好像戲園子一樣,台下爆發出一聲叫好。
投票的結果不言而喻,劉冬升雖說被當場打了臉,但是證明了節目質量還不錯,隻是排練個合唱,現在的時間勉強夠。
不會給他拉胯就行了,沒必要惹眾怒。
“行吧,《國粹戲風》這個節目就給你們保留著,但是舞美、服裝這些你們抓點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