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內閣的人選,除定國外,其餘四人都是從六部尚書中挑選的。
一共就六個尚書,挑了四個入閣,剩下的那兩個就顯得很尷尬。
工部尚書李崇年倒還好,他本來就已經到了致仕的年紀了,現在雖然還掛著一個尚書的頭銜,但實際上現在工部的事務早就已經不經過他手了。
他沒有入閣,這也在情理之中。
可禮部尚書顧書恒就有些難堪了。
論資曆論背景,他並不比其他的尚書差,可偏偏楚霄挑選的時候就是漏掉了他,這很明顯就是故意在打壓。
顧書恒也猜到那是因為自己是世家出身,當朝太子討厭世家門閥也不是什麼秘密了,可是這出身又不是他能選擇的。
周圍不少同僚都用同情的目光看著顧書恒,顧書恒也隻能閉上眼睛故作鎮定,同時在心中想著,自己是不是該找個機會去向太子殿下投誠。
彆看我是世家子弟,可是我也有一顆上進的心啊!
等到殿內的百官都已經消化完組建內閣的消息後,不少人都在等著下朝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坐在寶座上的楚霄卻再一次開口道。
“諸位,今日孤還有一事要宣布。”
百官們剛剛放鬆的神經立馬又緊繃了起來,心裡直犯嘀咕。
還有完沒完了,今天這場朝會可真夠刺激的。
就在眾人用好奇地目光盯著楚霄時,楚霄不緊不慢地繼續說道。
“這些年,諸位大人為國事操勞,孤都看在眼裡。”
“都說皇帝還不差餓兵呢,所以孤決定,從下月起,為所有官員漲俸祿。”
文武百官:“......”
靜!
百官們都目瞪口呆地看著說話的楚霄,甚至有人還用力摳了摳耳朵,生怕是自己聽錯了。
漲俸祿?還能有這好事?
自大夏建國以來,官員的俸祿標準就幾乎沒有怎麼變過。
曆代皇帝也不是沒有考慮過給官員們漲薪,可是最終都因為國庫空虛或者是祖製難改而放棄了。
如今這大夏一年比一年強盛,可是官員的俸祿卻沒怎麼動,反而物價卻一天比一天高。
彆看站在這金殿內的官員一個個都光鮮亮麗的,可要是隻靠朝廷發放的那些俸祿生活,這裡麵得餓死一半人。
如今楚霄這位太子突然主動提起要漲俸祿,這著實讓官員們都感到震驚和開心。
有個膽子比較大的官員忍不住顫聲確認道:“殿下,你方才說是要漲俸祿?”
“不知道能漲多少啊?”
楚霄看著這官員臉上那充滿期待的目光,不由失笑道:“這一點你放心,孤從來不是什麼小氣的人。”
“你們現在的俸祿還遵循著開國時的舊例,可是這些年物價飛漲,早就跟當年環境不一樣了。”
“根據孤了解到的,有一些位卑職小的官員,僅靠俸祿甚至難以維持一家老小的生活,不得已把手伸向了百姓。”
“孤也知道你們能夠站在這裡,都是數十年寒窗苦讀,付出了不少心血的。”
“如今好不容易當官了,出人頭地了,若是連好日子都過不上誰又會甘心呢。”
這番話,算是說到了百官的心坎裡了。
那些世家子弟或許還沒有太大的感覺。
可是真的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官員,其中的艱辛隻有他們自己知道。
讀書可是一件非常費錢的事情,很多人有機會考科舉,那都是全族不顧一切托舉起來的,不僅掏空了家庭,甚至還有人欠下了不少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