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蒙恬手中的重劍猛然一揮,猶如雷霆萬鈞之勢,瞬間將博山爐擊碎。香灰四濺,仿佛被驚擾的塵埃一般紛紛揚揚地灑落。就在這一片混亂之中,一顆墨玉骰子從香灰中滾出,宛如隱藏在黑暗中的秘密,終於在這一刻被揭露出來。
骰子的六個麵上,分彆刻著不同的數字。而此時,骰麵的“五”字正對著《呂氏春秋》所在的方位,仿佛是一種神秘的指引。嬴政見狀,毫不猶豫地揮動手中的太阿劍,劍身在空中劃出一道寒光,直直地劈向地麵的地磚。
隻聽得一聲巨響,地磚應聲而裂,下方的水銀池像是被激怒的猛獸一般,猛然沸騰起來。滾滾的水銀如怒濤般洶湧,而在這水銀的波濤之中,竟然隱隱約約地浮現出了“蘄年宮變”四個楚篆字。
就在這驚心動魄的一刻,朝陽刺破了鮫綃帳,金色的陽光如同一束希望的箭矢,射進了房間。然而,這束光卻照在了嬴政手中的太阿劍上,此時的太阿劍正抵著趙姬枕下的青銅匣。
嬴政緩緩地打開青銅匣,匣內的素帛上繪製著一幅雙生子星象圖,圖中的兩顆星辰相互環繞,宛如一對孿生兄弟。而在這幅圖的落款處,印文竟然是華陽太後的鳳鳥璽。
少年君王凝視著這幅星象圖,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伸手輕輕捏住匣中的丹丸,然而,就在他碾碎丹丸的瞬間,藥粉與陽光相遇,竟然顯現出了一行字——“代郡精騎已發”。
這行字如同驚雷一般在嬴政的心頭炸響,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至極。他轉頭看向趙姬,手中的楚帛被他緊緊地攥著,上麵的“丙戌”二字在他的手中突然扭曲成了“亥子”。
趙姬的護甲深深地掐入掌心,鮮血順著指甲縫流淌出來,一滴一滴地落在鳳紋漆案上。令人驚訝的是,這血珠竟然與月前糧倉案中的血指印重合在了一起。
窗外,突然傳來一陣鴉群驚飛的聲音,仿佛是被某種恐懼所驅趕。緊接著,十二隻墨家機關鳶如流星般疾馳而來,撞破窗欞,衝進了房間。巨大的衝擊力使得嬴政的玉冠被氣流掀翻,他的發絲在風中肆意飛舞,而那纏繞在發絲間的淬毒鐵蒺藜,在晨曦的照耀下,泛著令人膽寒的藍光。——正是春平君府死士的標記。
甘泉宮的梁柱突然傾斜了四十五度,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巨手猛地推了一下。嬴政手中的太阿劍,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直直地插入了《列女傳》刻石的裂縫之中。
隨著一聲沉悶的響聲,整麵牆壁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緩緩地翻轉開來。一個巨大的冰棺出現在眾人眼前,棺蓋上的寒氣讓人不寒而栗。
嬴政定睛看去,隻見冰棺中的女子麵容安詳,竟然與趙姬的容貌毫無二致。然而,當他的目光落在女子頸間時,卻不禁瞪大了眼睛——那裡戴著一串楚國王室的夔龍瓔珞。
“原來如此……”嬴政喃喃自語道,手中的太阿劍猛地一挑,冰棺的夾層應聲裂開。一本玉冊從夾層中掉落出來,嬴政俯身撿起,翻開一看,上麵的記載讓他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原來,當年邯鄲質子府遭遇襲擊時,真正的趙姬早已身亡。而如今的太後,竟然是一名楚女假扮的!
就在這時,李斯突然揮起手中的長劍,劈開了妝台的暗格。一個小巧的魚腸劍柄從暗格中滾落出來,劍柄上赫然刻著嬴政的乳名。
蒙恬見狀,立刻舉起重劍,狠狠地劈向地宮的銅鏡。銅鏡應聲而碎,鏡後的密室展現在眾人麵前。密室中擺滿了各種煉丹的器具,爐中還殘留著一些殘渣,與骨灰混在一起。
更讓人震驚的是,密室的牆上用血書寫著一行字:“以母為鼎,可煉長生。”這行字的筆跡,嬴政再熟悉不過——正是韓非的筆跡!
就在眾人驚愕之際,正午的天空突然變得昏暗,日食突現。趙姬的七鳳冠像是受到了某種力量的衝擊,突然爆裂開來。七隻金鳳口中的玉珠紛紛墜落,其中一顆玉珠恰好落在嬴政的腳邊。
嬴政彎腰撿起玉珠,隻見玉珠遇血後竟然顯露出了字跡。他仔細一看,發現這竟是整卷《商君書》的微雕!嬴政手中的太阿劍如閃電般劈開中庭的柏樹,樹心之中,藏著一具墨家傀儡,其麵容竟與春平君毫無二致,手中緊握著成蟜的胎發結。
“傳詔雍城!”少年君王怒發衝冠,將那胎發碾碎,“即刻徹查所有宗室子弟誕育記錄!”李斯展開那染血的《秦律》,空白處竟緩緩浮出用米漿書寫的預言:“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嬴政獨坐於殘破的椒房之中,手中把玩著從冰棺中尋得的玉蟬。那蟬翼的紋路,在夕陽的餘暉下,宛如一幅精美的六國合縱圖,而鹹陽宮的方位,正標著一個血色的“亥”字。蒙恬的急報如疾風般隨暮風而至:“屯留駐軍異動,旗號改作‘代’字!”
少年君王突然用力捏碎玉蟬,蟬腹之中掉出半枚相印——那正是呂不韋三日前遺失的那方。此時,甘泉宮的梁柱之間,響起一陣神秘的箜篌聲,那曲調竟與嬴政出生那夜的邯鄲童謠同韻,如泣如訴,仿佛在訴說著什麼秘密。
當最後一縷殘陽如血般掠過鮫綃帳,嬴政的太阿劍如行雲流水般在牆麵刻下“法、術、勢”三字。那劍痕滲出的血珠,宛如一顆顆晶瑩的紅寶石,與冰棺中的丹丸顏色相同,在地麵上彙聚成一幅神秘的河圖洛書。李斯拾起那崩斷的琴弦,弦上的暗紋竟如拚圖般拚出韓非入秦前的預言:“母儀天下,實為鼎器”。
夜梟驚飛之時,少年君王的影子與冰棺的投影如鬼魅般重合,形成一座山嶽般的輪廓。他拾起趙姬遺落的翡翠指套,在那本《呂氏春秋》上摁下一個觸目驚心的血印——那正是未來焚書坑儒詔令的雛形。
喜歡一統天下的帝王請大家收藏:()一統天下的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