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遲早有這麼一天,但消息傳來時江菱心裡還是不可避免的感受到了歡喜。
上輩子,哪怕高考恢複,張秀娥他們都以帶娃為由把自己拘在了家裡,唯有丈夫楊建國參加了高考,她則永遠錯過了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想到這裡,江菱下意識的看向站在脫粒機旁邊的周煬,激動表示:“你聽見了沒?高考恢複了……”
“媳婦,你要是去參加高考,我們周家沒準兒還能出一個大學生。”周煬呲著一口大牙直樂,江菱從沒有見過他如此開心。
和他們相比,旁邊的知青和其餘的家屬明顯激動得多,生活在底層的人都需要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高考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機遇。
一時間,田野裡人潮湧動,歡呼聲震天,大家比過年都還要高興,連膀子都比剛才揮舞得更有勁兒。
周厭書不理解大家為何高興,但瞧見笑得眉不見眼的養父母,他抿唇直笑,仿佛也被那股喜悅傳染了。
……
高考恢複的消息就像插了翅膀般在家屬院裡瘋傳,一向掌握了院裡八卦的高翠蘭神神秘秘道:“聽說指導員家那妹妹把廠裡臨時工的職位都辭了,就為了多點時間在家複習。
兵團最西邊那些知青更是發了瘋般看書,俺剛剛回來時,還瞅見有人捧了書在路燈下研讀,要俺說啊,菱菱剛好沒有工作,可以放心的備戰高考。
那地裡的活能放就放,家裡不指望那兩個工分過活,現在高考是第一位,哪怕是政委他們都能理解的,明兒去上工的人肯定大大減少……”
一想到老周家能出個大學生,高翠蘭嘴都要笑歪了。
江菱坦言:“我確實有想讀大學的打算,日後方便找更好的出路,和土地打交道多了,讓我明白種地講究方法。
農業這塊我很感興趣,如果可以的話,以後我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改變現有的狀態,爭取讓糧食更高產,讓大家都能吃飽飯。”
糧食就是農村人的命,聽到母親這樣說,周厭書第一個鼓掌:“母親一定可以成功!”
高翠蘭和周煬同樣眼神晶亮的盯著她。
一開始拒絕去掃盲班幫忙就是這個原因。
臨近高考,江菱隻想把所有精力放在這件事上,暫時沒有精神去管其他的,所以借由生病的由頭把事情推拒,好在周煬一直都很支持她。
就連她隨手畫的大餅家人都很受用,仿佛這大學是她說上就能上的,江菱汗顏的同時,不得不提起正事:“對了,備戰高考這件事,媽是否要給秀秀通個氣,他年輕,正是學習的好時候……”
“對哦!你不說俺都忘記還有個兒子了,趕明兒就去郵局給他打電話——”
“……”
上次江菱出事,周秀特意從帝都趕了回來,因身體的原因江菱沒有和這個弟弟多接觸,聽陸奶奶說過,周秀現在整個人都有很大的改變。
隻要是能賺錢的機會,再苦再難對方都選擇迎難而上,有這個堅韌的心性,江菱相信讀書對於周秀來說不是難事。
兩人還能剛好有個伴兒。
高翠蘭是個行動派,一旦關係到孩子的未來,她頭腦比誰都要清醒,事情根本就沒有明說,她隻往帝都去了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