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夜的央視一號演播廳燈火璀璨,紅色的綢帶與金色的燈籠在穹頂交織出新春的暖意。
隨著時間的臨近,主持人李思思身著一襲中國紅禮服,笑意盈盈地走上舞台,身後的ed屏正播放著全國各族人民守在電視機前的畫麵——
有圍坐圓桌的家庭,有堅守崗位的消防員,還有海外華人舉起的五星紅旗,萬千期待在這一刻彙聚成無形的暖流。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過年好!”李思思的聲音清亮而溫暖。
“這裡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的直播現場!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們首先要送給大家一份‘龍’重登場的驚喜——今年是龍年,咱們的第一個節目就帶著龍騰虎躍的氣勢!”
她故意拖長“龍”字的發音,引來台下會心的笑聲,“接下來,請欣賞由辰龍、林逸領銜,國家武術隊共同演繹的武術歌舞《少年中國說》!讓我們在剛柔並濟的表演中,感受少年強則國強的壯誌豪情!”
聚光燈驟然熄滅,全場陷入短暫的黑暗。
就在觀眾屏息凝神的瞬間,舞台中央突然爆發出刺眼的白光,十六名身著黑色勁裝的武術隊員從舞台兩側的升降台躍出,手中的長棍在空中劃出整齊的弧線。
“唰”的一聲落地時,棍尾敲擊舞台的聲響如同戰鼓擂動。
辰龍率先從煙霧中現身。
他穿著一身正紅色練功服,衣擺和袖口繡著金色的龍紋暗線,腰間係著黑色腰帶,勾勒出挺拔的身形。
隨著前奏響起,他一個側空翻落在舞台中央,長棍在手中轉了個漂亮的花,引得台下第一波掌聲雷動。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
辰龍的聲音清亮有力,帶著年輕人特有的衝勁。
辰龍邊唱邊與武術隊員配合,一個箭步衝到舞台左側,與三名隊員組成三角陣型,長棍互擊時濺出金色的火花特效,與他紅色的身影相映成輝。
此時,右側的追光燈突然亮起。
林逸穿著一身月白色練功服緩步走出,衣料是特殊的彈力麵料,胸前用銀線繡著寫意的山河圖,領口和褲腳收得利落,既保留了傳統武術服的飄逸,又便於大幅度動作。
林逸手中並未持械,隻是隨著音樂做出抱拳、踢腿的基礎動作,看似簡單,卻將太極的圓融與形意拳的剛勁完美融合。
“敢將日月再丈量,今朝唯我少年郎——”
林逸接唱的部分帶著低沉的共鳴,他向前邁出三步,每一步都踩在鼓點上。
當唱到“少年郎”三個字時,他突然矮身旋轉,右腿在空中劃出淩厲的弧線,帶起的氣流讓白色衣擺如同綻放的浪花。
後台的白露看著林逸,指尖不自覺攥緊了裙擺。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動作的難度——三天前的彩排中,林逸為了追求完美,旋轉時不慎拉傷了大腿肌肉,醫生反複叮囑要減少劇烈動作。
“天高海闊萬裡長,華夏少年意氣揚——”
兩人的聲音在舞台中央交彙,辰龍的紅與林逸的白形成鮮明對比,卻又在武術動作的銜接中達成奇妙的和諧。
辰龍帶領隊員組成方陣,用長棍搭出“中國”二字的造型,林逸則在陣型中穿梭,每一次騰躍、出拳都精準地落在陣型的空隙處,如同遊龍在山河間穿行。
歌曲進入間奏,節奏驟然加快。辰龍帶領武術隊員退至舞台兩側,表演起難度極高的集體棍法——
他們時而將長棍拋向空中,接住後立刻做出劈、掃、戳的動作,時而以棍為軸旋轉,形成一道道密不透風的金色屏障。
舞台中央的燈光再次聚焦,林逸的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把寒光閃閃的武術刀。
刀身狹長,刀柄纏著白色的防滑繩,與他的練功服渾然一體。
林逸握住刀柄的刹那,眼神陡然變得銳利,仿佛瞬間從溫潤的音樂人化身為久經沙場的武者。
“謔!”
林逸低喝一聲,手腕翻轉間,武術刀在他手中轉出銀色的光圈。
林逸向前疾衝三步,突然矮身劈刀,刀風帶起地上的金粉,在空中灑出一道璀璨的弧線。
緊接著,林逸單腳點地騰空而起,身體在空中旋轉兩周的同時,刀身始終保持水平,落地時刀尖穩穩指向正前方,動作乾淨利落,沒有一絲多餘的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