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語速不快,但每一個詞都擲地有聲,將現場的格局瞬間從龍國拉向了全世界。
“這是否也意味著,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西方人引以為傲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其神秘之處也可以被您的ai用一串代碼來定義?
梵高的《星空》,其奔放的情感也可以被一個美學價值評分來衡量?
您是否認為,東西方藝術的表達雖然千差萬彆,但最終將殊途同歸,抵達同一個冰冷的、由數學定義的終點?”
這個問題一出,全場再次安靜下來。
這個問題,太有水平了!
它不再是質疑,而是基於對祝仁理論的認可之上,對其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提出了一個關乎全人類文明的終極拷問。
祝仁聽完,臉上的笑意更濃了。
他知道,眼前的這個女人,是真的聽懂了,並且在用她的專業,幫助自己將這個理論,推向一個更高的高度。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安吉麗娜小姐,你喜歡登山嗎?”
安吉麗娜一愣,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祝仁緩緩道:“你可以把終極的美,想象成一座巍峨雪山的山頂。
我們東方的畫家,他追求意,他可能隻用了寥寥數筆,看似隨性,
卻是選擇了一條最險峻、最直接的路徑,憑借著天才的直覺,在冰壁上開鑿,直插雲霄。”
“而西方的古典大師,比如米開朗基羅,”祝仁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空,
“他們追求形,他們就像另一群登山者,他們會一絲不苟地鑿出每一級台階,
打磨每一處岩石,用最穩妥、最精確的方式,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
“他們的工具不同,路徑不同,風格不同,甚至在半山腰看到的風景,也完全不同。”
祝仁的語調變得悠遠而充滿魅力,他看著安吉麗娜,也看著通過鏡頭關注著這裡的全世界。
“但是,安吉麗娜小姐,請不要忘記。”
“他們爬的,是同一座山。”
“所以,我的理論,並非要抹平我們各自文化的差異。
恰恰相反,它隻是第一次,用一種我們所有人都能聽懂的通用語言——數學,向世界證明了:”
“我們,一直走在通往同一個偉大山頂的路上。”
最後一句話落下。
在安吉麗娜的耳中,這聲音仿佛不再是從麥克風中傳出,而是在她的腦海中轟然炸響!
那一瞬間,她引以為傲的一切,她作為路透社王牌記者的驕傲,
她作為西方精英的邏輯與思辨……
所有的一切,都在這個男人那如同神諭般的話語中,被徹底地、毫不留情地——
碾碎了!
她看到的,不再是一個侃侃而談的教授,也不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她看到的,是一位站在文明之巔的君王,用一種最雲淡風輕的姿態,向全世界宣告著他對所有思想的最終定義權!
那不是一種探討,而是一種宣告。
那不是一種解釋,而是一種征服!
一種徹底的、靈魂層麵的碾壓!
安吉麗娜隻覺得一股前所未有的、讓她戰栗的強大氣息撲麵而來。
那是一種混雜著無邊智慧、絕對自信和東方神秘主義的、最頂級的魅力!
她想要反駁,卻發現自己的喉嚨乾澀,一個音節都發不出來。
她想要站穩,卻感覺膝蓋一軟,渾身的力氣仿佛都被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