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女近來多遭訓斥,起因都是一些奏章格式不對、遊獵忘記時辰的小事,女帝卻大發雷霆,甚至公然罰跪。
這就是晏淩在宮裡長大的好處了,他足夠了解女帝和後宮幾位手握權力的侍君,更在潛移默化裡,在兩位皇女心裡種下了爭鬥的種子。
兩位皇女如今已經是勢同水火,其中沒有絲毫晏淩的影子,他的手段更隱晦,也更溫和,全靠日積月累,細水長流。
一招知情識趣的“因病請辭”,把過錯攬在自己身上,把太女和五殿下都摘得乾乾淨淨,實則是以退為進,把太女對五殿下的圖謀挑破在女帝麵前。
更重要的是,晏淩算準了女帝的心思——女帝打小不受母皇重視,吃儘了母親偏心的苦,她自己做了母親,自然是對每個孩子都很好。
女帝雖格外疼惜五殿下,但其實對其他孩子都很好,努力地想要一碗水端平。
女帝給兩個兒子準備了極其豐厚的嫁妝,對於另外兩個女兒,女帝有一種“江山都給老大了,兩個小的我要好好補償她們,偏心一點怎麼了?”的心理。
二殿下芮蕙雖不至於驚才絕豔到讓女帝想換儲君的地步,但每當二殿下想要表現時,女帝都會給出機會和平台——
二女兒實在是太容易讓女帝代入自己了,她不會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當初懷才不遇,得不到公正待遇的燕王。
儘管這樣的行為會動搖到太女的地位,但女帝一直自信,隻要她不點頭,太女的地位就會穩如泰山。
作為把金帳汗國打成南、北蒙古二郡,把西域打成安西都護府、把北方女真國打成平州郡的天降猛女,女帝當得起這份自信。
但外人隻會看表象,揣摩聖心,見機行事。
事實就是,女帝給了二女兒機會,也給了她希望,助長了她的野心。
人類從曆史裡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從曆史裡學到任何教訓。
這句話正適合皇家這三代人。
益州是女帝給“妹妹”的東西,太女卻想要圖謀,隻會讓女帝聯想到那個處處不如她,偏又專橫跋扈,任意妄為的姐姐。
原本有一二分的不滿,就會長至四五分。
女帝不是重色之人,登基以來隻辦過唯一一次選秀,但今年太女選侍君,乾脆又辦了一次,順便給宗室適齡的孩子指婚,鞏固一下皇室和臣子們的關係。
芮芙是最愛湊熱鬨的,抱著好大一隻的玉團早早到了選秀現場,她一個看熱鬨的比主角還積極。
“江寧織造之子,孫想妹,年17……”
和電視劇裡演得差不多,待選的郎君們一排排上前,被宮裡的大人物們選看。就是這個名字……
芮芙不厚道地笑了,身邊跟著的女官趕緊遞上茶盞,讓芮芙保住了皇家體麵。
聽了一大堆的“來女”、“得妹”、“夢女”、“勝女”、“思妹”之後,上官綿綿這個名字簡直是一股清流,芮芙頭回覺得準姐夫的名字這麼好聽。
芮芙以前不懂事,還嫌棄過上官綿綿這個名字娘,殊不知,這個世界對男孩兒的期待就是溫婉賢淑,可可愛愛。
綿綿、嬌嬌、淑、嫻、靜、雅這些字眼本就屬於他們。
而女孩兒們則承擔著長輩們光耀門楣,建功立業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