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彩華
呂彩華可是機七二三班的文藝委員呀,她身材高挑,麵容姣好,能歌善舞的,性格還特彆活潑開朗,簡直就是男同學們心中的女神!
1972年,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國家正處於特殊時期。而我們,有幸成為了沈陽電力學校的首批學員,這無疑是一份難得的機遇。
在動力科,七二級的學員們被分成了六個班級,分彆是爐七二一、爐七二二、爐七二三、機七二一、機七二二和機七二三。每個班級大約有四十人左右,這樣算下來,整個動力科七二級的學員總數大概在二百四十人左右。
那個時候,動力科經常組織召開全動力科的大會。每次會前,各個班級之間都會像解放軍一樣,進行一場激烈的拉歌比賽。這種比賽不僅能激發同學們的熱情和鬥誌,還能增進班級之間的友誼和團結。
當拉歌比賽的開始時,同學們會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比賽中。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口號,大家用激昂的歌聲和整齊的動作,展現出班級的風采和實力。
在拉歌比賽中,同學們會互相較勁,不甘示弱。有的班級會唱起激昂的革命歌曲,歌聲嘹亮,氣勢磅礴;有的班級則會選擇歡快的歌曲,讓現場氣氛變得輕鬆愉悅。無論是哪種風格的歌曲,都能引起全場的共鳴和掌聲。
拉歌比賽不僅是一場音樂的盛宴,更是一次團隊精神的展示。通過這樣的活動,同學們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班級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記得有那麼一次,動力科召開了一場盛大的會議。就在等待開會的時間裡,坐在我們旁邊的機七二二班,突然向我們班發起了一場彆開生麵的唱歌挑戰。
機七二二班剛剛唱完一首動聽的歌曲,緊接著,他們全班同學齊聲呼喊起來:“機三班,來一個!機三班,來一個!”那呼喊聲如同洶湧的波濤一般,一浪高過一浪,響徹整個會場。
麵對如此熱烈的挑戰,我們班顯然無法回避。這時,坐在我旁邊的呂彩華顯得有些扭捏,她一個勁地鼓動我到前麵去指揮大家唱歌。我猶豫了一下,但看到同學們期待的目光,我還是毅然決然地站了起來,快步走到了同學們的前麵,麵向同學。
我站定後,深吸一口氣,然後領著全班同學唱起了一首嶄新的歌曲——“團結勝利的旗幟”。然而,由於這首歌對大家來說都比較陌生,很多同學都不太會唱,更彆提記住歌詞了。所以,儘管我在前麵努力地指揮著,同學們的聲音還是非常小,完全沒有展現出應有的氣勢。
這一幕自然引起了全會場同學們的哄堂大笑。那笑聲就像一把把利劍,直刺我的心頭,讓我感到無比的尷尬和窘迫。
就在我感到有些無地自容的時候,還沒等這首歌完全唱完,呂彩華突然站了起來,她毫不猶豫地走到了前麵,接替我成為了領唱。緊接著,她用清脆而響亮的聲音唱起了那首經典的歌曲“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
比鐵還硬比鋼還強
向著法西斯蒂開火
讓一切不民主的製度死亡
向著太陽向著自由
向著新中國發出萬丈光芒
呂彩華站在全場同學的前麵,她的身形高挑而優美,仿佛一隻驕傲的孔雀。她的歌聲如同天籟一般,高亢而激昂,引起了同學們的陣陣歡呼。我們班的同學們都扯著嗓子,跟著大聲呼喊地唱著,那聲音震耳欲聾,仿佛要衝破雲霄。
呂彩華的歌聲比我們班同學的歌聲調高八度,她的歌聲似乎在空氣中飄蕩,如同一股強大的力量,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她的雙手節奏有力地打著拍子,動作優雅而流暢,就像在跳舞一樣。我們班的歌聲回蕩在雲天之上,清澈而嘹亮,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陶醉其中。
尤其是呂彩華那美麗動人的容貌和迷人的身姿,更是吸引了全場男同學的目光,都紛紛為她喝彩。那喝彩聲此起彼伏,如同海浪一般,一浪高過一浪。整個會場都被她的光芒所籠罩,機二三班也因為她而大放光彩。
1973年12月26日,這是個特殊的日子,是偉人誕辰八十周年紀念日。為了向這位偉大的人物致敬,班委會決定組織一場大型合唱表演,曲目選定為“各族人民心中的紅太陽”。
然而,對於呂彩華來說,這卻成了一個不小的難題。雖然她歌唱得好,但對樂譜一竅不通,這首全新的歌曲讓她感到無從下手,焦急萬分。她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在教室裡轉來轉去,卻始終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眼看著排練的時間一天天臨近,呂彩華決定不再坐以待斃,她開始四處尋求幫助。她首先找到了班級裡幾位識譜的男同學,但遺憾的是,他們都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抽出時間來教她。
就在呂彩華幾乎要放棄的時候,王強同學站了出來。他不僅主動表示願意承擔教唱新歌的任務,還利用課餘時間耐心地指導呂彩華,幫助她克服了不識譜的困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天傍晚,同學們匆匆吃完晚飯,便迫不及待地趕到教室,開始緊張而有序的排練。教室裡回蕩著激昂的歌聲,那是同學們用最真摯的情感唱出的對偉人的敬愛和讚美。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但那時候的歌聲卻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人的心中。即使時至今日,那些熟悉的歌詞依然在耳邊回響,仿佛永遠都不會被遺忘:“毛主席呀毛主席,您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紅太陽……。”
江山萬裡閃耀著金色的光芒,
我們偉大祖國日益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