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愛霞七
翁愛霞在聽完我講述的《望江亭》故事後,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古典愛情世界的大門,她對這些充滿韻味和情感的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從那以後,每天晚飯後,我們都會一同前往勞動公園散步。在這個寧靜的時刻,她總是滿懷期待地看著我,希望我能繼續為她講述那些動人心弦的故事。
於是,我開始給她講述一係列經典的古典愛情故事,如《杜十娘》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決絕與悲傷,《花為媒》裡李月娥與王俊卿之間曲折的愛情經曆,《白蛇傳》中白素貞與許仙的千年之戀,《西廂記》裡崔鶯鶯和張生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最終走到一起的浪漫故事,以及《王昭君》中王昭君遠嫁匈奴的傳奇人生。
尤其是曹禺所寫的《王昭君》,當時在文學期刊中風靡一時,我便將這個故事的情節詳細地講給翁愛霞聽。她聽得如癡如醉,仿佛能感受到王昭君在曆史長河中的悲歡離合。
“王昭君是湖北人,她本是良家婦女,假使沒有後來的故事,原本應該自然長大,嫁人,生孩子,然後死去,像一棵小草一樣,不可能在中國曆史上留下任何痕跡。可故事偏偏就發生了,王昭君就因此出名。
漢宣帝在位的時候,漢朝又強盛了一個時期。那時候,匈奴由於貴族爭奪權力,勢力越來越衰落,後來,匈奴發生分裂,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一個單於名叫呼韓邪,被他的哥哥郅支單於打敗了,死傷了不少人馬。呼韓邪和大臣商量結果,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帶著部下來朝見漢宣帝。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像招待貴賓一樣招待他,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單於要求同漢朝和親,漢元帝同意了。以前,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裡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為了自己的終身,她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管事的大臣正在為沒人應征焦急,聽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報漢元帝。
漢元帝吩咐辦事的大臣擇個日子,讓呼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單於得到這樣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高興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說的了。呼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多少有點舍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經晚了。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王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王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裡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單於的妻子。
呼單於比王昭君年長41歲,對她非常寵愛,為她修建宮殿,教她騎馬射箭和匈奴語言。兩人育有一子,後封為匈奴的王子。
呼單於與王昭君的感情在婚姻期間是較為和諧且充滿寵愛的,在塞外,王昭君經常給呼單於唱《長相知》,用心去感化呼單於: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白話翻譯為:天呀!我願與你相愛,讓我們的愛情永不衰絕。除非高山變平地,滔滔江水乾涸斷流,凜凜寒冬雷陣陣,炎炎酷暑雪紛紛,天地相交聚合連接,我才肯將對你的情意拋棄決絕!
王昭君讓呼單於放下過往,朝前看。這正是曹禺所說的:相知相惜,不疑不棄。王昭君將《長相知》從兒女私情升華為民族和睦的誓言,呼單於接納其理念,共同踐行‘長命相知,天地長久’的盟約。
王昭君積極適應草原生活,傳播漢朝先進技術,促進兩族文化交流。呼單於和草原百姓對她十分重視。日子一久,王昭君慢慢地也就生活慣了,她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歡她,尊敬她。王昭君勸呼單於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王昭君與呼單於的婚姻僅持續三年,呼單於便病逝。根據匈奴的婚俗,王昭君在呼單於去世後,又嫁給了呼單於與前妻生的兒子,兒子死後,王昭君又嫁給了孫子。”
翁愛霞一臉好奇地看著我,追問道:“那王昭君嫁給呼單於兒子和孫子的具體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麵對她的問題,我一時間也有些語塞,畢竟這並不是我所擅長的領域。不過,我靈機一動,決定用一種幽默的方式來回答她。
我笑著說:“哎呀,這個嘛,我現在還真不太清楚呢。要不這樣吧,我去改學曆史,等我學成之後,再把研究成果詳細地報告給你,怎麼樣?”說完,我還調皮地眨了眨眼。
翁愛霞顯然被我的話逗樂了,她一邊笑,一邊舉起拳頭輕輕地捶了一下我的肩膀,嗔怪道:“就會耍嘴皮子!”然而,從她的笑容中可以看出,她並沒有真的生氣,反而覺得我這個回答很有趣。
我凝視著她的眼睛,鄭重地對她說:“我們要永遠記住《長相知》裡的唱詞,在我們倆的愛情中,做到‘長相知,不相疑’。”這句話如同誓言一般,在空氣中回蕩。
她的目光與我交彙,眼中閃爍著真摯的情感。翁愛霞微微頷首,輕聲回應道:“我也發誓,會與你長相知,不相疑!”她的聲音雖輕,卻如同一股清泉,流淌進我的心田。
那一刻,我們仿佛置身於一個隻有彼此的世界,周圍的一切都變得模糊起來。《長相知》的旋律在心中奏響,那優美的唱詞在耳邊縈繞,仿佛是我們愛情的寫照。
“長相知,不相疑”,這簡單的六個字,承載著我們對彼此的信任和承諾。無論未來會遇到多少風雨,我們都堅信,隻要心中有愛,就能堅守這份誓言,讓我們的愛情如同長流的江水,永不乾涸。
喜歡我的人生手帳請大家收藏:()我的人生手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