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得回東莞了,公司正緊鑼密鼓地抓緊建設,幾輛挖掘機挖好基礎後,全部就上了山,按照木梓樹的種植要求,林帶至少要兩米寬才方便施肥、采搞和運輸,挖機師傅按照這個要求挖掘,除了留下盤山公路,基本就是木梓林。
當時村支書林叔不建議修盤山公路,他的意思是浪費了山林麵積,一凡堅決要求要修,一方麵方便施肥,另一方麵方便以後采摘時運輸,再象以前那樣肩挑手提就嚴重浪工,要出效益就得用現代化的運輸工具,否則再使用原始的耕種方法,無法適用高速發展的市場。
下午,覃可和陳豔紅就來了,陳豔青一個人無法管理這麼大的木梓嶺,很多事還需要她親自去處理,按照陳豔青的計劃,覃可負責辦公室後勤,陳豔紅負責工人的出勤和計工時。
晚上,一凡召集大家開了一個小會,將任務分工給了詳細的說明,特彆強調了組織紀律性,不能以為是親戚就忽視了紀律,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是抓好管理才出效益的,一盤散沙終究會拖垮的企業。大家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覃可畢竟跟著一凡這麼久,她也深知企業管理的重要性,如果不是一凡在公司抓得嚴,耀輝不可能有這種可觀的效益。
一凡重點提到,大家都是姐妹,覃可和陳豔紅兩人要當好陳豔青的左右手,有什麼難以決策的事大家多商量。
在跟工人相處之時,不要什麼話都說,尤其是關係到公司經濟、財務等等機密的話題。
陳豔青讓一凡放心,說絕對會管理好自己的公司,讓一凡在外彆惦記著家,她會兩頭兼顧,公司與家庭兩不誤。
第二天早上九點,一凡帶著陳程離開了家。
走了有三十幾裡路,分管招商引資的副縣長劉紅君打來了電話,她說早就知道了一凡這次回家,也知道一凡這段時間很忙,所以一直就沒有來打擾他,本來想參加一凡的山茶油公司辦公樓的奠基儀式,但就是調不開時間。
劉副縣長先是向一凡了解了一下公司各項工作的進展情況,一凡一一給她做了介紹,她要一凡在縣裡吃過午飯後再去東莞,一凡推辭了幾句,見實在是推辭不了,便答應了她的邀請。
本來前兩天就答應了周賢華說的大家聚聚,無奈時間實在抽不出來,隻能等過年時再安排了,也不知道中午這餐飯能不能夠再次見到她。
時間還早,一凡乾脆帶著陳程在縣城逛。
一凡家鄉的縣城不是很寬,中間一條江將縣城一分為二成南北兩片,那江叫猶江,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曾泛舟猶江,禁不住賦詩吟詠"長河流水碧潺潺,一百灣兮少一灣;造化自知太玄巧,不留足數與人看。”猶江屬長江的支流,最終彙入鄱陽湖。
一凡在讀高中時經常跟同學一起去猶江遊泳,即使是冬天也沒有斷過,印象中最深的是猶江之中有個中心壩,那裡的風景很優美,隻有一畝大的中心壩裡種了很多常綠闊葉樹,夏天躺在那休息,很愜意,沒人打擾,陽光透過樹葉的斑駁,涼風習習,是溫習功課的好地方。
因下遊築水庫發電,猶江再也不是原來的樣子,正常水深有七八米,市民們再也不會在這裡遊泳了。
連接南北兩片的一座隻有六米寬的三孔石拱橋和兩座鋼筋混凝土大橋,北片是老城區,所有的行政單位也都在北片,南片是幾家企業單位,現在的南片新開了一條水南大道,有二十四米寬,前兩年建的時候有人說四車道太浪費土地了,一凡覺得這縣領導還是有眼光的,二十一世紀,律師,外語和駕駛是三大熱門行業,路開寬是必然的趨勢,直到今天才真正體現了它的優勢。
那時的街道很少,主要的是一條十字街,還有就是老城區的中山路和上下西村路,再就環繞老黨校那條種滿柳樹的沙子路。
一凡的高中母校位於北片的飛凰山下,校園麵積也隻有三十多畝,教學大樓三棟,之間都由走廊連接,後麵兩棟是辦公大樓和實驗室,靠飛鳳山腳下是新建的學生宿舍,十二人一間,環境還算可以,雖然高中三年學習生活很辛苦,但留下了很多青春回憶。
正如斯音所說,高考的艱苦都能挺過去,還有什麼苦吃不了的呢?
每天還沒到起床時間,一凡就喜歡沿著上下西村路跑步,在車站旁邊的飲食店裡吃幾根油條,一碗豆漿,或者煮一碗麵條,那個飲食店還是縣裡飲食服務公司的門店,店裡負責的是一個女同學的母親,她認識一凡,也知道一凡跟自己女兒同班,買早點時經常在量上照顧一凡,吃完早點,然後沿著河邊,經中山路步行再回學校,上完早操後才去自習,高中三年基本上是這樣過的。
一凡讀高中時曾被一個女同學暗戀過,那女同學在高三下學期初去了市裡培訓音樂,後來也考在了一凡同一所大學,那女同學直到大學畢業後才說了出來,後來那女同學分在了母校,一凡回了鎮中學教書,同學聚會時,其他同學曾拿這事笑一凡,說一凡不解風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時的一凡一心隻顧讀書,根本沒心思想這些事,不要說是暗戀,就是明的向他表白也沒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農村的孩子隻能通過高考來改變命運。
一凡將這事講給陳程聽,陳程說她在讀書時也有好幾個男同學寫過情書給她,都被她拒絕了。
想想那青蔥而羞澀的時光,的確讓人回味,歲月不饒人,大多數同學都已為人父為人母,有的在本縣發展,有的早已遠走高飛。。
有人曾說過"五鐵"之友的感情是最深最牢固的,一起同過床,一起同過窗,一起下過鄉,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
作為同窗一鐵的同學,特彆是高中和大學時期的同學感情是最鐵的,那時的思維基本固定,而且都將步入社會,在社會的跌打滾爬中相互扶持,相互關照,就象一凡跟中山的賴進、東莞的鄧為毅他們一樣,彼此有困難都能相互支持。
環繞整個縣城走了一圈,便到了十一點半。
一凡帶著陳程去了劉紅君副縣長指定的酒店,劉副縣長的秘書早已在那等一凡。
吃飯隻是一種形式,相互溝通才是最重的,飯前,劉副縣長除了感謝一凡支持縣裡的招商引資工作外,再次要求一次多幫縣裡宣傳,結識外麵的有識之士,動員他們來縣裡投資發展。
午飯,除劉副縣長外,還有招商辦主任張耀注、周賢華和藍夢琪,大家都沒有喝酒,午餐也就吃得快,稍作休息後,一凡跟他們一一握手告彆,周賢華似乎有很多話要說,但除說了"再見"外,什麼話也沒說,一起叫她多聯係,然後帶著陳程出發東莞。
喜歡道醫打工仔請大家收藏:()道醫打工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