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凡上班後不久就開車出發去莞城醫院。
在途中,他想,腎癌在癌症行列中是比較輕的,隻要切割了那隻腎,成功率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生存期也有五年以上,為什麼患者就不打算手術治療呢?
?腎癌的發病男女都有,男性占比更大,大部分是五十歲以上人群,又稱之為“幸運癌”,主要與其相對較好的預後、早期發現率較高、治療手段有效且生活質量影響較小,相較於其他癌症,腎癌進展較慢、轉移較晚,且手術切除後複發風險較低,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普遍較高。
腎癌的表現症狀為無痛性血尿、腰部或腹部有純痛感、還有的腹部有腫塊,腎癌早期發現並及時手術切除,治愈率較高,多數患者可實現長期生存甚至臨床治愈。具體預後與腫瘤分期、病理類型、患者身體狀況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說腫瘤≤7,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複發風險較低,腫瘤>7,但未突破腎包膜,5年生存率約7080,但需密切監測複發。
腎癌的發病與?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相關,具體機製尚不完全明確,但已知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吸煙、肥胖、高血壓、遺傳性疾病及職業暴露等。?
腎癌通常起源於腎臟內部?,尤其是腎實質中的腎小管上皮細胞,但根據具體類型和進展階段,也可能向外生長並突破腎包膜,形成腎外占位。
一凡來到夏妮辦公室,剛好張院長也在,她正在跟夏妮談論近期科研小組的情況,要她及時做好前幾次的治療報告,上報給省衛生廳有關部分領導,見一凡來了後,再次強調了一次,然後就回了她的辦公室。
"我帶你去了解一下患者的情況。"夏妮整理好辦公桌麵,站起來對一凡說道。
"我覺得先去誌鵬那裡了解,患者為何不進行腎切割手術呢,人有一個腎也能正常生活。"一凡邊走邊對夏妮說道。
"這肯定是有原因的,等下去了誌鵬辦公室,一切都知道了。"夏妮側過頭對一凡說道。
兩人來到住院部陳誌鵬的辦公室,他正叮囑梁玲瓏要注意觀察一個病人,看到一凡來了,忙叫他坐。
"誌鵬,那腎癌患者具體什麼情況?"一凡坐下後問道。
"這是病曆,你先看看。"陳誌鵬把患者的病曆交給一凡。
一凡接過病曆,翻開一看患者蔣家明,性彆男,住在東莞寮步,年齡46歲,檢查結果有血尿、腰部鈍痛,ct拍片,左腎內有63腫瘤,右腎內有35腫瘤,左腎腫瘸邊緣模糊,強化不均勻為惡性腫瘤,右腎腫瘤為良性,目前無轉移現象。
一凡此時才明白為何患者家屬沒同意腎切除手術,一者患者年齡太輕,二者兩腎都有腫瘤,切除左腎,右腎又不知多久會成為惡性。
三人來到蔣家明的病房,病房內有幾人來看望他,櫃子上堆滿了水果和營養品,陪護他的是他的妻子陳雁玲。
陳誌鵬把一凡介紹給陳雁玲認識,一凡才知道,他們兩人以姐弟相稱,看長相不象是親姐弟,不然,誌鵬早就介紹了。
"玲姐,等下就把姐夫轉到科研小組病房去,你放心,有張醫生在,姐夫會沒事的。"陳誌鵬說道。
陳雁玲抹了一把眼淚,對一凡點點頭,很有禮貌的說了聲"那就有勞張醫生了"。
一凡幾人來到病床前,隻見蔣家明麵色蒼白,人很瘦,無精打釆,一米七的個子,體重還不到一百一十斤。
"誌鵬,通知這裡的護士,把患者轉到科研小組特護病房,夏妮,與家屬簽好治療協議,下午就開始治療,我先回去熬藥。"一凡對他們兩人說道。
走在走廊上,一凡問陳誌鵬,患者是不是他的親戚,他說患者是他的堂姐夫,陳雁玲的爸和他的爸是親兄弟。
一凡轉身對夏妮說道"將治療費降到一百二十萬,大家都是兄弟姐妹,能關照就關照。"
"一凡,謝謝!"陳誌鵬說道。
一凡和夏妮回到辦公室,坐下後寫了一個藥方,遞給夏妮,叫她複印一張存底熟地12g,枸杞子10g,龜甲10g,懷山藥10g,女貞子15g,補骨脂10g,太子參20g,海金沙15g,瞿麥20g,土茯苓20g,半枝蓮30g。共十份,碾粉,熬製藥丸,每日三次,飯後十五分鐘後,溫水衝服。
一凡拿起原件,下樓,開著車就到了中堂葉老的藥房。
葉老正跟葉塵說著什麼,看見一凡進來,停止了說話,兩人麵露喜色。
一凡把藥方遞給葉塵,看看時間已是十一點,叫她午飯後馬上熬製好藥丸,然後在葉老的對麵坐下。
"一凡,聽葉塵說,葉靈也在跟你學道醫,而且修練了透視眼?"葉老笑眯眯地摘下老花眼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