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型:305毫米(12英寸)口徑L/35後裝線膛炮(哈維/克虜伯技術融合構想
*配彈量:主炮塔內備彈≥80發/炮(熔岩核心,待噴發
*副炮群:
*兩舷廓裝速射支援炮:2門150毫米(6英寸)SKL/40副炮(中程火力骨乾
*近防速射炮陣:多門哈乞開斯47毫米/諾登飛37毫米自動速射炮(環繞艦橋及煙囪群,編織近身彈幕荊棘叢
鋼鐵壁壘——
*主裝甲帶(水線核心區):355365毫米硬化滲碳鋼(HarveyProcess基礎型)(此世最堅硬的胸膛
*傾斜角:12度(以幾何之巧消解毀滅動能
*炮塔正麵:600毫米混合材質複合裝甲(守護雷神之眼的巍峨神山
*司令塔:200毫米全向防護(艦隊靈魂的守護神龕
*主甲板:75毫米強化甲板鋼(頭頂不可逾越的穹頂
巨獸之心——
*主機係統:8座圓筒式高壓水管鍋爐(烈火熔爐的心臟律動+2台立式三缸三脹往複式蒸汽機(動能轉化的鋼鐵肌腱
*最大輸出功率:≥6,000匹馬力(熔爐之吼的實質化
*最高航速(設計值):≥14.5節(鋼鐵堡壘的壯闊步履
艦魂之形——
*艦體布局:傳統平甲板設計(舊時代的榮光與餘威
*艦首形製:尖銳衝角/垂直艦艏(融合鐵甲衝撞時代的倔強鋒芒
*艦橋結構:高聳飛橋+露天測距塔(觀通之眼,統禦之腦
*整體觀感:線條剛硬陡峭,舷牆高聳如斷崖,兩座巨大煙囪噴吐黑煙,裝甲帶如山脈沉浮於吃水線下。一種帶著舊世威嚴與新世鋒芒的、無與倫比的壓迫感撲麵而來。
艦裝代號:吉野(設計基準年:1895+/2年展望)
怒濤鋒刃——
*艦型:一等穹甲防護巡洋艦(麵向未來之影)
*全長:109.7米(掠海者的完美身形
*型寬:14.2米(為速度而生的精準束縛
*吃水深度:6.1米(平衡疾行的奧義
*標準排水量:4,216噸(輕盈卻飽含力量
彈雨風暴——
*主火力群:4門單裝152毫米(6英寸)QFMk.VII速射炮(阿姆斯特朗式精髓)/分布於艦艏艉中線及兩舷耳台(迅捷致命的蛇之吐信
*理論射速:57發/分鐘/炮(編織火網)
*副火力群:8門120毫米(4.7英寸)QFMk.III速射炮(以速度織就毀滅之網)/兩舷密集分布(金屬風暴發生器)
*理論射速:810發/分鐘/炮(暴雨傾盆)
&nm旋轉式速射炮/&nm諾登飛多管機關炮(環繞上層建築群)(近身絞肉之刃)
疾風壁壘——
*核心防護:穹甲斜麵(彈藥庫/輪機艙上方):102203毫米鎳合金鋼(守護靈魂的核心甲胄)
*延伸穹甲:76127毫米(覆蓋要害的連綿山脊)
*水線主帶裝甲:102毫米(輕薄而堅韌的抗命之鱗)
*炮盾防護:主炮位配152毫米哈維式曲麵護盾(守護吐息之喉)
*指揮中樞:152毫米司令塔(鋒刃大腦的庇護)
獵豹之魂——
*主機係統:12座新型窄管式水管鍋爐+2台立式四缸三脹式蒸汽輪機
*最大輸出功率:額定≥15,000匹馬力
*最高航速(設計極限):≥22節
海之芭蕾——
*艦體布局:明顯內傾的乾舷、修長優雅的平甲板(速度流線的雕塑)
*艦首形製:飛剪型艏(劈波斬浪的無情鋒芒)
*艦橋布局:簡潔緊湊的封閉式艦橋+前桅一體化瞭望塔(精悍的神經中樞)
*整體觀感:修長艦體宛如出鞘的銀色利劍,低矮流暢的輪廓是速度的化身,單座纖細高聳的煙囪噴吐著淡灰色煤煙。優雅流暢的線條下,掩藏著令人窒息的炮火密度與撕裂大洋的極限速度。一種麵向未來的、顛覆時代認知的海上刺客形象躍然紙上!
胡泉俯身於圖紙之上,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針,在那凝聚了19世紀末最高工程智慧與未來驚鴻一瞥的藍圖上反複刻印。每一道線條,每一個標注的數字,都仿佛帶著燒熔鋼鐵的溫度,烙燙在他的視網膜上!他看到了“定遠”號那如同移動山脈般的厚重與睥睨天下主炮的霸絕,這是鎮國的基石!他也看到了“吉野”號那撕裂時空、將一切舊式戰艦甩入曆史塵埃的恐怖航速與毀滅性速射火力編織的彈雨之網,這是破敵的鋒銳!冰冷的數字與圖形背後,是足以改變一方海域乃至國運的磅礴偉力!
良久,胡泉緩緩直起身。他看向劉亦菲,這位年輕的戰艦設計師臉上帶著一絲因精妙構思展示而生的驕傲紅暈,但更多的是一種等待評判的、工程師特有的堅毅。胡泉深深吸了一口氣,海風帶著粗糲的鹹味灌入胸腔,卻未能冷卻他心中激蕩的火焰。他伸出手,用力地拍了拍圖紙邊緣那冰冷堅硬的橡木桌麵——啪!聲音清脆響亮!
“好!”胡泉一聲沉喝,如同戰艦汽笛的長鳴,“渾然一體!深合吾心!當世無雙!劉工——”他目光灼灼如炬,聲音斬釘截鐵,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傾我所力,熔儘此界鋼鐵!竭儘所有,鑄此兩艦!即刻備料!即刻開工!這浩瀚南太平洋之新秩序,便以此二艦之龍骨為界碑!放手去做!”
劉亦菲眼中最後一絲疑慮冰消雪融,化作純粹而堅韌的星辰。她鄭重地挺直腰背,肅然回應:“定傾力而為,不負所托!先生!”她凝視著“定遠”與“吉野”的圖影,仿佛已看到兩艘巨艦劈開萬頃碧波的英姿。
新的藍圖在焦土之上鋪展。悉尼,這座百孔千瘡的城市,在硝煙餘燼尚未冷卻之際,心臟深處已響起了另一種聲音——鋼鐵廠地基爆破的悶雷,鍛錘砸落初胚的轟響,鋼水澆築龍骨的驚濤,船台鉚槍釘死裝甲的密雨!這不再是死亡的哀鳴,這是新生的啼哭,是文明從毀滅灰燼中重鑄脊梁的鋼鐵交響!胡泉站在那扇可以望見大海與熔爐的窗前,身影凝重如鐵。袋鼠國的未來,已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夢想,它正隨著這鋼鐵的脈搏,清晰而沉重地,在廢墟之上,踏出屬於自己的第一個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