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已經丟失了實驗方向。
“秦老師,您看我們的實驗設計需要改變嗎?”龐俊對著秦良再次渴求地問道。
如果是其他人,他們斷然不會如此魯莽而又無禮的去詢問對方,這不是讓對方下不來台嗎?
你們研究了這麼久,沒有一點成果,現在,就給人簡單講一下實驗背景,看一下實驗數據,就想讓人家給出建議,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但是,無論是薑霖,還是高明,孟晴雪等人,全都理所當然的樣子。
他們相信,上次秦老師一頓指揮,解決了他們大部分的難題,這次也一定可以。
而那些二代弟子,沒有見識過秦良厲害的人,眼神中帶著質疑:真有這麼神奇?這能行嗎?
秦良把自己的目光從實驗台上移開,輕輕的合上了實驗記錄。
“從你們的實驗數據來看,使用鈦化合物作為催化劑之後,分子量變化明顯。但是,雜鏈很多,分子量分部不均。很顯然,它的催化效率,達不到要求。”
“您說的沒錯,我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也嘗試調整催化劑的用量,但是,並沒有什麼效果。”旁邊,三師兄李進步說道。
“有嘗試過使用助催化劑嗎?”秦良問道。
助催化劑?
眾人搖了搖頭。
“我看科學雜誌上,有人嘗試過使用助催化劑,但是,似乎沒有什麼效果。”薑霖在旁邊說道。
“從這些數據上來看,四氯化鈦作為主催化劑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效果很差,很可能是因為無法抑製鏈終止反應。”秦良說道。
“正好,我之前在國外的時候,聽一位朋友講過催化劑理論,按照他的理論,四氯化鈦作為主催化劑的情況下,如果想要反應順利進行,以烷基化合物作為助催化劑,或許能夠極大地提高催化效率。”秦良說道。
“烷基化合物?”眾人若有所思。
“對,我建議你們使用烷基鋁試試。”
烷基鋁?
薑霖眼睛一亮,隨後看向旁邊的幾人:“還愣著乾什麼,趕快按照秦老師所說的做。”
“好!”
隨著薑霖一聲令下,整個實驗室都忙碌了起來。
幸虧這裡有完整的實驗條件。
很快便按照秦良的要求,開始進行催化劑的製備。
“可以以常見的氯化鎂為載體,先將氯化鎂活化,製造出無序的、高表麵積的載體。將活性組分TiCl?化學鍵合到活化的MgCl?載體表麵。再將預處理好的載體在庚烷中與過量的純TiCl?在升溫(~80120°C)下進行反應……”
秦良在旁邊指揮,薑霖帶著他的四大弟子親自上手,而那些二代弟子,則在旁邊打打下手。
一直忙活了幾個小時,終於得到了一點點成品,看著被氮氣保護起來的催化劑,眾人的眼神中滿是期待。
“秦老師,這是不是就是您說的那個催化劑?”薑霖對著秦良激動地問道。
“嗯。”秦良點頭。
“催化劑必須在惰性環境中保存,否則容易失活,所以,你們接下來的加料反應環節,也需要在氮氣環境中進行。”秦良再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