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每年開學程斯耘那個經常出現在財經頻道的儒商爸爸來送他上學,宿舍裡其他三人和學院彆的同學絕不會相信程斯耘出身豪門這件事。
時光如白駒過隙,重明在通訊器上看到程斯耘的名字時,思緒瞬間飄回往昔。
他這才驚覺,畢業後天驕堂的比武選拔,程斯耘並未參加,畢業後便返回家中,跟隨父親程爸爸鑽研經商之道。
自神州武院一彆,已有段時日未見這位好兄弟了。
重明與室友四人,畢業之初還保持著緊密聯係。
大家常在網絡群聊中互訴衷腸,分享著各自生活的點滴。
或是工作中取得的小小成就,或是日常裡遇到的有趣瑣事,又或是偶爾的煩惱憂愁,無話不談。
隨著時間推移,他們逐漸被各自的工作與生活所裹挾。
工作越深入,事務便愈發繁雜,每個人的空閒時間被不斷壓縮。
起初,群聊還能維持兩三天一次的頻率,到後來變成了一兩周一次,最後竟發展到十天半個月都難有一次交流。
每次回複消息的時間間隔也越來越長,常常幾句寒暄後,便因事務纏身而匆匆中斷對話。
儘管交流日益稀少,但四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從未改變。
他們心照不宣,都明白彼此都在為青春年少時,在那些思緒紛飛、暢談理想的深夜裡描繪的未來而奮力拚搏。
“老三,你挑這個時候給我打電話,莫不是想請我吃飯吧?”
重明接通通話,不等程斯耘開口,便半開玩笑地說道。
話音剛落,程斯耘那熟悉的聲音便從聽筒中傳來:
“二哥,你簡直神了,怎麼會知道我要請你吃飯?”
“嘿,你小子想請我吃飯,我還不稀罕去呢!
我這一趟,不得請一天假?
還得搭上一張空中客車的票錢。”重明開著玩笑回應道。
程斯耘畢業後,便在坐落於龍華國四大經濟中心之一、重要國際金融中心——淞滬市的家族企業集團總部基層任職。
淞滬市,與久安城南北相隔近千公裡。
重明自然不會為了這一頓飯,特意請一天假往返奔波。
況且,秩序維護局的探員隨時都可能接到任務,他根本請不下來這樣的假期。
“二哥,你不用操心交通的事。
我現在就在久安城,要是你現在有空,就到玉廬館來找我。”
程斯耘說道。
“玉廬館?”
重明微微一怔,旋即眼睛一亮。
那可是久安城一家頗有名氣的飯館,以精致麻辣鮮香的蜀都菜聞名。
有兩次古中宇犒勞隊友時,曾帶大家去這家飯館用餐。
菜品的味道著實令人稱讚,不過價格也著實不菲。
“你真在久安城啊!”
程斯耘這番話,著實讓重明又驚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