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星光璀璨閃耀,篝火旺盛,肉香味溢出,不鏽鋼飯盒咕嘟著開水。
長呼一口冷氣,這個夜晚不太冷,敲開乾巴的泥巴,一陣香味直衝鼻孔。
完美,肉質鮮美,調料味道剛剛好。
那麼,這個叫花雞是怎麼操作的?
活雞不殺束縛住直接用泥巴包住,隻露出腦袋部分,放在燒過柴火的火坑裡麵,將熱土厚厚地蓋在上麵。
尋找個有坑窪的石塊之類的裡麵放著調味水,放在雞的腦袋前麵。
雞被上下麵的熱度烘烤,口渴就要喝水,將調味水喝下去之後在用泥巴將腦袋包裹住,上麵再燒火。
這個時候是需要耐心和細心,需要你坐在一邊安靜地看著書,聽聽音樂耐心等待即可。
火堆上麵架著不鏽鋼飯盒燒開水,當火堆熄滅之時需要添加柴火,確保夜色下的一小撮明亮之地。
這樣才有情調和趣味。
隻需要短短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一切處於完美狀態。
撤去明火,繼續利用沙泥的溫度耐心等待半小時烘烤至熟,然後挖出來。
放至不燙手為止,敲開泥巴一扳開,泥巴帶著雞的皮毛撕下來。
攤開乾淨的餐廚紙將雞肉放置在紙上,來上一杯人頭馬配上叫花雞。
一個字絕了。
吃一隻留一隻,一夜無話,氣墊床和被子很滿意,至少能夠抵擋夜間零度以下的氣溫。
暫且就是不知道到了藏疆地區如何。
。。。。。。。。。。。
這日不知不覺偏航走到了墨脫,在一處雪後的山坳避風塘打尖。
白雪皚皚,西風呼呼,日子已經不太好受,夜間偶爾還是會冷醒來,主要是潮濕陰冷。
轉了半天搞到一隻藏羚羊,大小剛剛好,架起火堆開始收拾,準備燒烤。
剔骨刀絲滑地進行去皮、分解,這套動作還是在蒙省草原的時候跟著阿民烏日圖學習了幾天。
一套動作行如流水甚為熟練了得,操作完不在衣服上濺上血點才算完美。
在羊身上均勻地劃開口子,開始烤製,肉質收緊滴油之時需要補油。
隻需要將羊尾油置於溫度最高處煉成油塗抹在羊肉上,使羊肉肉質不柴不緊吧。
接著撒上混合燒烤料,用時需要三小時以上。
野外生存的條件跟家裡麵或者飯店完全不同,也會有可能存在的意外發生。
譬如大風、下雨之類的,不可能等到全熟再去吃,那樣的話太耗時也太費力不說。
羊肉表皮的肉質會因為烤製時間過長而發柴發乾,裡麵的肉還未成熟。
正確的做法烤羊肉該如何食用?
表麵熟了就要割下來吃掉,裡麵的肉才有可能熟透。
簡單一句話,邊烤邊吃,這樣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一口羊肉一口美酒,肉質鮮美多汁,大爽愜意得很,這個夜晚不寂寞。
。。。。。。。。。。。。
一陣轟鳴聲打破了寧靜的夜空,初聽還以為是遠處的天際正在打雷。
再一聽是大排量摩托機車的轟隆聲,由遠及近。
盧漫若皺了一下眉頭,有些討厭這個不速之客,美麗的心情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