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王銘便急匆匆地將木匠王師傅和鐵匠李師傅請到了後院的彆院裡。
這個彆院,暫時充當著研究院和操作間的角色。
王銘隨意找了一間乾淨的屋子,帶著兩位師傅走了進去。
他迫不及待地拿出昨日精心設計的圖紙,分彆向兩位師傅講解起來。
“王師傅、李師傅,你們瞧瞧,這是我昨日設計的一種新式耕犁。”
王銘的臉上洋溢著期待。
“王主管,您可真是大才呀,居然還會設計耕犁!”
王師傅笑著恭維著。
王銘謙遜地擺了擺手,說道:“王師傅,你可彆這麼說。你那精湛的木匠手藝,在咱們這一帶那可是有口皆碑!多少精美的木器都出自你手,我一直對你佩服得很呢。
還有李師傅,聽說你打造鐵器的功夫那也是一絕,多少普通的鐵器經你之手問世,那都是響當當的好物件。我這點小想法,還得靠你二位的經驗和本事才能實現。”
“不敢不敢,王主管繆讚了。”
王師傅和李師傅趕忙走上前,仔仔細細地觀察起設計圖紙。
這是一個腰部呈拱形的新式犁子,後麵的木把又長又直,便於把握。
底下是犁床和犁頭,設計的全部都用鐵器,一看就是堅固輕便。
兩人眼睛對視了一下,眼中滿是驚訝。
他們作為常年和農具打交道的農家工匠,一眼便看出了這個新農具的奇妙之處。
這是他們之前想都未曾想過的東西,而王主管卻能輕而易舉地將其設計出來,真不愧是讀過書的大老爺,他們心中不禁暗暗佩服。
“王主管,此乃神物也!您瞧這形狀,雖說打造起來頗有難度,不過若換成鐵片,便能更加鋒利。要是純木質打造的話,效果可能就稍差一些,但比起現在的耕犁,估計也要好上許多。”
王師傅激動地說道。
“沒錯沒錯,我李老三活了這麼大半輩子,從沒見過如此神物。這新式耕犁要是能夠造出來,我想肯定能讓翻土的速度大幅增加。”
李師傅也跟著點頭,高聲讚歎著。
王銘聽到他們的恭維話,嘿嘿微微一笑。
“兩位老師傅,你二位可都是這方麵的行家裡手,都是大家。你們給看看,怎麼才能把這個設計給實現了?還有,我要求這犁下麵的刀片不能用木頭,全部換成鐵的,這樣效果或許會更好。”
“這個應該沒有什麼問題,那要不,咱先打出一台看看。”
“沒錯,那個犁頭和犁床交給我,我這就起火打造。”
王師傅和李師傅顯然有些迫不及待了,這可是能改變天下農人生活的神器啊。
“確實,我們現在說的再好,也不如實際操作一下,看看效果怎麼樣,那就開始打造吧。”
王銘也想早點見到曲轅犁的誕生,畢竟他還有上千畝地沒有耕地翻土呢。
於是,三人就在屋裡屋外叮叮當當的忙碌起來。
他們按照圖紙設計的樣式開始製作,隻是很多地方看起來設計不錯,但尺寸方麵總是不太理想。
在他們不斷地摸索之下,整整花了一上午的時間,終於把一個樣式看起來和圖紙裡差不多的曲轅犁給做了出來。
王銘轉著圈看了看,和腦海中記憶的那種曲轅犁已經有九成的相像了。
心裡暗鬆了一口氣,想著:“這個應該沒問題的吧。”
王師傅和李師傅也都看著這個新做出來的耕犁,大喜過望,忍不住催促著王銘。
“王主管,咱們趕緊找人試試這耕犁怎麼樣!”
王銘想了想,也就沒有再麻煩他人牽牛過來,直接去了後麵的馬廄,找了一匹稍微溫順的馬匹,拿上繩索,綁好,又帶上新耕犁去了後院田地裡。
就在後院隨意找了一塊空地,由他親自牽著馬開始試驗這個新耕犁。
隻不過,當他們正式試驗的時候,這個耕犁總是往上發飄,得需要人死死地往下摁住才行。
而且,雖然速度比起現在的舊耕犁要快一些,不過總是感覺出的力還是沒有省下多少。
等到他們弄了有半畝地的時候,耕犁的犁床上麵的橫木,突然間斷裂開來,整個耕犁都有些散架了。
王銘的臉色一沉,趕緊穩住馬匹,後麵跟著的兩位師傅也趕忙上前查看。
隨後,他們把耕犁撤下來,搬入了後院堂院中,對著那損壞的耕犁麵麵相覷。
王銘皺著眉頭說道:“應該還有哪個地方需要再做一些改正,嗯,還有那個拉斷的地方,那開裂的木板的銜接處,也應該換一個更粗壯的木塊,或者要不直接用鐵器給替換下來。”
“不錯,王主管說的有理,那就再重新更換物件。”
“我看要不,咱們多打造幾個,看老哪種形態會更好一些。”
“可以,就這麼辦,我還不信了,這麼好的東西可不能放棄了。”
之後,他們簡單地吃了些程雅送過來的午飯,便又開始思考並商量著如何改進這個新的耕犁。
一下午的時間,他們反反複複地驗證、換零件、重新打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銘還運用他那有限的初中物理學的力學知識,努力讓作用力更加平穩,免得拉犁的時候容易發飄。
好不容易計算來計算去,總算找到了一個適中的位置,又讓李師傅打造了鐵片,在犁床的銜接處給換上。
王銘心想:“我就不信了,這個鐵的東西還能再給拉斷不成?”
就這樣,他們一連又做出了三個新的耕犁。
因為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的進展順利了許多。
在離收工前半個時辰的時候,趁著夕陽剛剛西下,天色尚明,他們趕緊帶上這三個耕犁,又找了一匹馬,來到空地上開始進行測試。
這新耕犁的主體框架由堅固的木材打造而成,表麵打磨得光滑平整,散發著淡淡的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