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小侯爺命人打掃戰場之時,
另一邊,
好不容易逃脫出來的韃子們,不斷在心裡慶幸著劫後餘生。
韃子萬夫長騎著一匹渾身汗濕的戰馬,
率領著兩千殘兵敗將,灰頭土臉地朝著紫山縣狂奔。
一路上,塵土飛揚,仿佛是他們潰敗的淒慘印記。
士兵們個個神色驚恐,眼神中透著劫後餘生的慶幸與深深的恐懼。
萬夫長的臉色陰沉得好似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
他緊咬著牙關,嘴唇因用力而泛白,
雙眼布滿血絲,那是憤怒與不甘交織的目光。
此刻,他滿心都是懊惱與自責,
此次出征,本以為能大獲全勝,掠奪無數財寶與土地,
沒想到卻遭遇如此慘敗,折損了大批人馬。
“他娘的!”
萬夫長忍不住低聲咒罵,一拳狠狠砸在馬背上,
馬兒吃痛,嘶鳴一聲,跑得更快了。
身旁剩餘的千夫長們同樣狼狽不堪,
他們低垂著頭,不敢直視萬夫長的眼睛,心中滿是忐忑。
當他們終於狼狽地逃到紫山縣城下時,
城樓上的守軍看到這副淒慘模樣,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快開門!”
萬夫長扯著嗓子喊道,聲音中帶著疲憊與憤怒。
城門緩緩打開,兩千潰兵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城內僅剩不多的百姓,藏在自己簡陋的屋舍裡,
透過門縫看到這群敗軍,臉上都露出驚恐與擔憂的神色。
他們知道,這些韃子吃了敗仗,恐怕會將怒火發泄在他們身上。
女人們抱緊孩子,匆匆躲進屋內,緊閉門窗;
男人們更是麵露懼色,趕忙打開院裡的地窖,將老婆孩子等藏匿起來。
萬夫長進入縣城後,徑直來到縣衙,
一腳踹開大門,走了進去,
等他好不容易收拾乾淨後,坐在大堂的椅子上,重重地喘著粗氣。
他的腦海中迅速盤算著應對之策,眼神閃爍不定。
思索片刻後,他對著身旁的護衛們們下令道:
“立刻召集城內所有守軍,加強城防!
敵軍說不定隨時會追來。”
護衛們領命後,急忙轉身出去傳達命令。
接著,
萬夫長又喚來一名親兵,陰沉著臉說道:
“去,告訴城內的百姓,
從現在起,每家每戶都要出人出力,
修補城牆、搬運物資。
若有違抗,格殺勿論!”
親兵領命而去,萬夫長靠在椅背上,
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試圖讓自己鎮定下來。
他心裡清楚,如今的形勢極為嚴峻,
敵軍一旦追來,這紫山縣怕是難以守住,
但他仍不甘心就這樣失敗,決定拚死一搏,
守住這座縣城,也好向左賢王有個交代。
在萬夫長的命令下,紫山縣城內頓時忙碌起來。
本就不多的百姓們,在韃子士兵的驅趕下,
無奈地走出家門,被迫參與到城防工作中。
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百姓們扛著石塊、木料,腳步匆匆;
城牆上,士兵們忙著加固防禦工事,布置弓弩;
縣衙內,萬夫長與將領們緊張地商討著下一步的防禦計劃,
氣氛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
黃州西北官道上,
在那條自黃州城蜿蜒向紫山縣的寬闊官道上,
烈日高懸,
仿若一個巨大的火球,肆意傾灑著無儘的酷熱。
大地被炙烤得滾燙,塵土在燥熱的氣流中翻湧飛揚,
熱氣騰騰,仿佛能將世間萬物都蒸騰殆儘。
陽光下,一支規模龐大的隊伍如一條黑色的長龍,
在大地上緩緩蠕動,向著遠方無儘蔓延。
這便是大將軍統率的約十萬大軍,
從黃州城開拔,日夜兼程奔赴紫山縣。
一路行來,
酷熱如影隨形,無情地折磨著每一位將士。
那難耐的暑氣,似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眾人緊緊籠罩。
所有將士皆顯得無精打采,汗水濕透了他們厚重的鎧甲與衣衫,
順著臉頰、脖頸,如小溪般潺潺流淌,
在地上洇出一片片深色的水漬。
然而,軍中卻毫無嘈雜之聲,
隻因大將軍治軍向來嚴謹整肅,
即便將士們已被酷熱折磨得幾近虛脫,
卻依舊緊咬牙關,默默堅持,
邁著沉重的步伐,整齊劃一地跟隨大部隊前行。
這十萬大軍裡,步卒占據了絕大多數,
僅有不足萬人的騎兵得以跨馬馳騁。
大將軍騎在那匹高大神駿的戰馬上,身姿挺拔卻難掩疲憊。
他微微回首,目光掃過身後的將士們,
隻見他們麵容憔悴不堪,恰似烈日下枯萎的小草,生機漸失。
那一道道流淌的汗水,仿佛在訴說著這一路的艱辛。
“洪英,還有幾日方能抵達紫山縣?”
大將軍神色凝重,聲音雖沉穩卻難掩疲憊。
“回稟大將軍,約莫還有三日路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洪英趕忙抱拳,恭敬回應。
“三日……”
大將軍沉吟片刻,微微歎息,
“傳令下去,讓將士們於路邊休整一個時辰,
時辰一到,即刻出發。”
“遵命!”
洪英領命後,迅速轉身,向傳令兵詳細傳達大將軍的指令。
傳令兵得令,立刻飛身上馬,揚鞭策馬,
如離弦之箭般朝著後方各個軍營疾馳而去,
將大將軍的命令準確無誤地傳達給諸位將軍。
不多時,
大軍那整齊而沉重的步伐緩緩停下。
在各位將軍與校尉的有序指揮下,
士兵們依著分區分域的安排,迅速找到合適之地,紛紛就地坐下,開始稍作休整。
這夏日的驕陽熾熱得超乎想象,仿佛要將世間萬物都烤化。
將士們每走上一小段路,便覺口乾舌燥,
嗓子眼似要冒出火來,不得不喝上幾口水以解乾渴。
大將軍深知前路水源難測,故而再三嚴令,
務必省著用水,生怕遭遇斷水之險。
畢竟在這荒郊野外,一旦水源斷絕,
將士們麵臨的將是比饑餓更為可怕的絕境——渴死。
自清晨天色初明,大軍便已踏上征程。
隨著白晝漸盛,路上的災民愈發清晰可見,且數量與日俱增。
一路上,
他們見到了形形色色的逃難之人。
有孤身一人,形單影隻地蹣跚前行,眼神中滿是迷茫與無助;
有一家幾口相互攙扶,老的弱的,皆麵露饑色,腳步虛浮;
更有整個村子的人拖家帶口,扶老攜幼,一同踏上這未知的逃荒之路。
大軍已然接連遇上好幾波,這樣舉村逃荒的隊伍。
大將軍望著這些麵黃肌瘦、眼神惶恐的災民,心中不禁泛起一陣酸澀與憂慮。
他深知,百姓流離失所,定是那紫山縣遭遇了極大的變故。
這一路所見,皆是民生疾苦,讓他愈發覺得肩上責任沉重。
不知紫山縣如今究竟是何慘狀?
又有多少百姓正深陷水火之中亟待救援?
想到此處,大將軍擰緊了眉頭,心中暗暗發誓,
定要儘快率軍趕到,解百姓於倒懸,還一方安寧。
一個時辰很快過去,
稍作休整後,大將軍起身,環顧四周,高聲喊道:
“將士們,前方或許困難重重,但我等肩負重任,
定要早日趕到紫山縣,救助百姓於水火!
大家再堅持堅持,待大功告成,本將軍與諸位同享榮耀!”
“願隨大將軍赴湯蹈火!”
將士們齊聲高呼,聲音響徹雲霄,
疲憊之色似乎也在這一瞬間被一掃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堅定的信念與昂揚的鬥誌。
大將軍翻身上馬,大手一揮,
“出發!”
大軍再次啟程,那整齊的腳步聲仿若戰鼓擂動,向著紫山縣堅定前行。
一路上,大將軍不時與身旁將領商討行軍策略,
同時安排斥候四處探查,確保大軍行進安全。
隨著大軍繼續前行,道路愈發難行,
時而出現坑窪,時而被滾落的山石阻擋。
但將士們毫無怨言,齊心協力搬開巨石,填平坑窪,保持著行軍速度。
然而,酷熱的天氣和長途的跋涉,還是讓不少將士體力不支。
“將軍,又有幾位兄弟中暑倒下了!”
一名校尉焦急地前來稟報。
大將軍心中一緊,連忙說道:
“速傳軍醫,全力救治!
讓各營多留意將士們的狀況,如有不適,即刻報告。”
軍醫們迅速趕來,對中暑的將士進行救治。
大將軍看著躺在地上虛弱的士兵,心中滿是心疼,但此刻卻不能有絲毫停留。
他深知,早一刻趕到紫山縣,百姓就能早一刻脫離苦海。
與此同時,前方的斥候快馬加鞭趕回。
“報!大將軍,前方發現一處鎮子,
鎮子後麵有水源,但水源附近似乎有流民聚集,情況不明。”
大將軍眉頭緊皺,思索片刻後說道:
“不可貿然行事。
洪英,你率一隊騎兵前去探查,務必確保水源安全,
同時安撫流民,不可驚擾百姓。
若遇異常,速速回報。”
“是!”
洪英領命,即刻挑選一隊精銳騎兵,疾馳而去。
大將軍則率大軍緩緩前行,等待洪英的消息。
斥候們所發現的地方,位於一個鎮子的邊緣。
那裡有幾口被掩埋的深井,
在斥侯們一番努力挖掘後,重見天日。
待大將軍領著一眾將軍們來到此處時,卻驚異地發覺,此鎮裡竟空無一人。
眼前是一排又一排錯落有致的青磚瓦屋,
雖略顯陳舊,卻仍能依稀看出往昔的規整。
“這……應該是個鎮子吧?”
洪英滿臉驚訝,目光緊緊盯著前方那座雖已斑駁卻依舊挺立的樓牌。
他們常年行軍在外,習慣了穿梭於荒郊野嶺之間,
此刻猛然見到這般整齊且不見泥土的街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仿佛透過時光的縫隙,瞧見了這裡曾經的繁華盛景。
大將軍則細細打量著鎮子旁一塊已然破碎的石碑,
上麵隱約可見“雲安鎮”三個大字。
“這確實是個鎮。”
大將軍喃喃自語,一行人靜靜地佇立在石碑之下。
這一幕,引得逃難的一些難民滿心疑惑,紛紛遠遠地躲開。
也有不少在鎮子四周徘徊、遲遲不肯離去的人,
站在遠處,眼神茫然地望向他們。
“大將軍,這裡麵怎麼空蕩蕩的,好似無人居住了?”
洪英忍不住試探著問道。
其實,答案不言而喻,眾人一眼便能看出,
此地如今除了偶爾路過的難民,
已全然沒有了往昔熱鬨、人聲鼎沸的模樣,
儼然成了一座~~無人鎮。
“走吧,咱們要穿過這個鎮才能繼續往前趕路。”
大將軍看了看這座衰敗的鎮子,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們肩負重任,實在不能在此地過多停留,
必須趁著天色還未完全暗沉下來,繼續前行。
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