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天,
王銘都馬不停蹄地穿梭在各個安置點之間。
直到夜幕降臨,
他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縣衙,正巧碰見黃侍郎帶著一眾官吏走進來。
“如今情況如何?
安置點那邊怎麼樣了?”
黃侍郎一看到王銘,便徑直開口詢問。
“回大人,一切安好,所有災民都已妥善安置。
我已安排人手重新打掃衛生,
還將附近搜尋到的屍體全部就地深挖坑掩埋。
天氣酷熱,腐爛的屍體極易引發瘟疫,所以必須儘快處理。”
“嗯,很好。
這一點倒是我疏忽了。”
黃侍郎聽聞王銘考慮得如此周全,
心中滿是讚賞,接著對王銘說道,
“今日著實辛苦你了。
你這就趕緊去洗漱一番,吃點東西,好好休息。
奔波了這麼久,想必你已經疲憊不堪。
剩下的事你無需太過操心,我會安排他們去執行。”
“是,大人。”
王銘聽了黃侍郎的安排,暗自思忖,
自己的體能確實已經到了極限,要是再不休息,恐怕隨時都會累倒。
他也不再過多客氣,徑直來到縣衙後麵,
找了一間空房,簡單洗漱後,喝了幾碗粥,
便和衣躺在床上,瞬間沉沉睡去。
在休息之前,王銘特意囑咐程家主,
一定要看護好裝載糧草的馬車,
安排護衛和夥計們分批值守,同時準備好晚上所需的草料。
程家主見王銘如此疲憊,一拍胸脯,
讓他無需操心,此事全部交給他負責。
隨後,便帶著徒弟等人退出縣衙,自行搭建帳篷休息去了。
......
一夜無話。
第二天清晨,
王銘早早便起身了。
他像往常一樣喝了一碗粥,便前去邀請黃侍郎,
今日他們必須啟程趕往紫山縣,實在耽擱不起了。
黃侍郎也沒有再挽留,
親自挑選了一隊十人組成的黑錦衛,
讓他們守護在王銘身旁,一路護衛王銘前往紫山縣。
“出發!”
隨著王銘一聲令下,
一千五百多輛馬車,緩緩從河山縣城西門有序出城,
隊伍如一條長龍,綿延近一裡之長。
每輛馬車旁都站著一到兩名護衛,神色警惕。
黃侍郎站在縣城城牆上,目光緊隨著王銘所帶隊伍,
直至其漸漸遠去,這才緩緩收回視線。
紫山縣那邊,
天災更為嚴重,
還經曆了韃子屠城的人禍,
當真是困難重重。
如今把那邊的救災重任全交予王銘,
他肩上的擔子,可比自己這邊重上十倍不止。
兩人分開,各自主持一縣的救災工作,這也是之前皇帝批準的安排。
黃侍郎暗自思忖,
輕輕搖了搖頭,
隨後轉身回城,畢竟河山縣這邊的救災,同樣需要他來主持。
......
紫山縣城裡,
隨著小侯爺派出的士兵,
將山裡和官道上的難民截流並引導過來,
縣城內的難民數量逐漸增多。
目前,人口總數眼看就要超過五千了。
而不遠處的蒼雲鎮,
雖隻是個小鎮子,人數卻快達到一萬了。
隻因蒼雲鎮的糧草儲備比紫山縣更為充足,
本著就近安置的原則,許多難民便被安置到了那裡,
相較之下,紫山縣就顯得更為荒涼。
這段日子,
小侯爺每日做得最多的事,
除了安排士兵煮粥救災,
便是站在縣城南城門的城樓上,不住地朝遠方張望。
他滿心期盼著朝廷的軍糧能早日運來,
更盼望著好友~王銘收到他的信後,能趕來助他一臂之力。
這一日,
日頭西沉,
小侯爺如往常一樣,
帶著李山等護衛登上城樓,極目遠眺著遠處蒼茫的大地。
本還打算再等一炷香的時辰,就回縣衙休息去了。
突然,
遠處一個小黑影闖入他的視線。
起初,
他並未太過在意。
可轉瞬之間,
那黑影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逐漸彙集成一條黑色的粗線。
小侯爺見狀,
拚命瞪大雙眼,死死盯著前方,
試圖從中瞧出些端倪。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小侯爺的呼吸愈發急促起來,他激動地喊道:
“來了,來了!
那是車隊,是長長的馬車隊!”
小侯爺不用細想,
便斷定那必定是運來救災糧的車馬。
他猛地一拍城牆,緊接著大聲下令:
“來人,備馬!”
話音未落,便轉身朝著城門樓下飛奔而去。
李山等護衛也瞧見了,前方荒涼官道上那條正在移動的黑線,
他們心裡清楚這意味著什麼,瞬間興奮得嗷嗷直叫,
緊跟在小侯爺身後,快步衝下城門樓。
他們從底下護衛手中接過馬匹,一躍而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小侯爺的帶領下,眾人策馬揚鞭,
朝著縣城城門方向,往前方疾馳而去。
馬速極快,
沒過多久,僅僅半盞茶的工夫,
小侯爺便已趕到那支黑色隊伍前方。
看著前方五百步外,騎在馬上的年輕男子,
小侯爺忍不住張嘴放聲大笑。
“哈哈哈......”
還不等那男子靠近,他便一邊用力拍打馬屁股,
一邊縱馬衝上前去,口中高呼:
“王兄,王兄,你終於來了!”
而被稱作“王兄”的,
正是王銘。
王銘看到飛奔而來的小侯爺,瞬間精神一振。
這一路日夜兼程、緊趕慢趕,
終於在日暮即將降臨之時,趕到了紫山縣。
小侯爺既是他的貴人,又是他的好友,
如今在他鄉遇見故知,複雜的情緒頓時湧上他的心頭。
他也趕忙催馬快步迎上前去,笑著說道:
“哈哈哈,小侯爺,你可安好?”
兩人靠近,
還不等小侯爺回應,王銘便先打起了招呼。
“好,好,好啊!
王兄,見到你我更是好上加好!”
小侯爺滿臉笑意,難掩激動之情。
“你不知道呀,王兄。
我這些日子,真是盼星星盼月亮,
天天巴望著你能來。
今天可算是把你盼來了,
要是你再晚些時日,這邊的百姓可就真要彈儘糧絕了。”
自從小侯爺給王銘送出信的那天起,到如今已過去十多天。
這漫長的等待,讓小侯爺心急如焚。
他根本不清楚剩下的糧食還能支撐幾日,
那種煎熬的滋味,實在是難以忍受。
這些天,他每日除了忙著安排救災事宜,
就常常站在城樓上,從天亮一直等到太陽落山。
今天,
原本他已不抱任何希望,畢竟夕陽西下,太陽馬上就要落山了。
然而此刻,
在夕陽餘暉的照耀下,他終於等到了心心念念的好友~王銘。
他定睛朝王銘身後看去,
隻見是一眼望不到頭、延綿近一裡長的馬車隊伍。
馬車上高高堆著的,全都是糧草。
很明顯,王銘親自帶著賑災糧來了。
看著這一輛輛滿載糧食的馬車,小侯爺頓時感到安心無比。
從王銘到來的這一刻起,他覺得救災再也不是什麼難題了。
“哈哈,走走走,快隨我進城。”
說著,小侯爺趕忙上前,
一把拉住王銘的胳膊,調轉馬頭,一起往縣城走去。
王銘任由小侯爺拉著自己的胳膊,沒有絲毫掙紮,
臉上帶著笑意,跟著小侯爺一同前行。
他身後的黑錦衛,
以及程家主、程雅等人,
在小侯爺轉身的那一刻,便恭敬地向小侯爺行禮問好。
小侯爺也不在意,隨意擺擺手,
示意他們平身,然後大家一同朝著紫山縣趕去。
在小侯爺眼中,此刻仿佛隻剩下王銘一人,
不知情的人,還真會以為他們倆是親兄弟,
或是多年未見的生死之交。
可對於小侯爺來說,
在他心中,
王銘確實如同生死兄弟一般重要,
而且他堅信王銘是天下間最有才華的人。
隻要有王銘在,
他相信紫山縣的難民有救了,紫山縣的未來也有了希望。
隨著馬蹄聲和馬車“吱嘎吱嘎”的聲響,
全紫山縣的百姓和兵卒都被吸引了過來。
但眾人並沒有堵在路中間,
而是自覺讓出了中間的大道。
終於,他們看到好多好多的馬車,
跟在小侯爺和一位年輕帥氣的書生身後緩緩而來。
隻見那些馬車一輛接一輛緩緩駛進城裡,
紫山縣的所有人都激動得難以自已。
“朝廷救災的糧食來啦!”
這個消息如同一陣猛烈的龍卷風,
瞬間席卷了縣城的每一個角落。
百姓們奔走相告,難民們相擁而泣,
喜極而泣者有之,
跪地磕頭、放聲嚎叫者亦有之。
王銘此次沒有去查看粥棚之類的安置情況,
他深信以小侯爺的為人和能力,這些都已妥善安置。
他放心地跟著小侯爺走進紫山縣縣衙。
而他身後的那些馬車,
則由小侯爺的護衛李山校尉引領著程家父女,還有其他師兄弟們,
一同將糧食一一搬進新建的糧倉。
由於原來的糧倉無法容納這麼多糧食,
他們便把旁邊的倉庫、兵器房等全部騰出來用來存放糧食,
到最後,甚至連縣衙裡麵的一些房間也堆滿了糧草。
小侯爺快步領著王銘來到縣衙後,激動地親自給王銘倒了一杯茶。
王銘也不客氣,二話不說,端起茶杯一飲而儘。
一路奔波,他確實口渴難耐,
連喝了三杯後,才感覺舒暢了許多。
“小侯爺,紫山縣目前究竟是什麼情況?
你給我詳細說說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銘開口詢問道。
小侯爺此刻心情也終於平複了一些,
見王銘詢問,立刻回答道:
“好,我跟你說說,
現在紫山縣經曆了一場慘烈的屠殺,全城人口不足五千。
這其中,有將近兩千人是從周圍官道截留下來的逃難難民,
還有一部分是從山裡躲避災禍的災民被引導過來的。
不然的話,縣城裡原本的百姓就更少了。
當時收複紫山縣的時候,
百姓人口僅有一千餘人,這簡直就跟屠城沒什麼兩樣。”
王銘聽著,
臉色陰沉得仿佛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隨時都會滴下墨汁來。
關於紫山縣受災的情況,他之前從小侯爺的信中也略有了解,
但親耳聽到如此確切的數字,心中的氣憤更是難以抑製。
“可恨的狗韃子!”
王銘咬牙切齒地罵道。
“是啊,那些狗韃子太可恨了,
我恨不得生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
小侯爺也是滿臉怒容。
隨著兩人的叫罵,
他們對韃子的恨意又增添了幾分,
同時又無奈地歎了口氣,結果終究無法改變。
“不過好在紫山縣終於被我們收複回來了,
而大將軍已經領著十萬兵馬前出邊境,
去驅趕在邊境盤踞的那些韃子了。”
小侯爺接著向王銘介紹情況。
“哦,”
王明應了一聲,隨即問道,
“那現在邊境那邊的情況究竟怎樣?”
“不知道。”
小侯爺無奈地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目前還沒有收到更詳細的軍報,
不過以大將軍的才能,
我相信邊境最後的那些城鎮關口,應該很快就能收複回來。
那些在邊境的韃子,估計也不敢在我大華境內過多停留,
他們應該會退到邊關之外,不過這隻是我的猜測。”
王銘聽後點了點頭。
對於十萬大軍而言,
收複一座小小的縣城,以及驅逐達子的小規模戰鬥,
確實不值得在軍報中大肆宣揚。
想必隻有當他們與韃子大軍展開真正的大規模對戰時,
才會有更詳細的軍報傳來。
王銘隨即站起身來,
神情嚴肅地看向小侯爺,沉聲說道:
“小侯爺,這次我來,
帶了一千五百多輛馬車的糧草。
估計此刻,這些糧草已經在運往倉庫的搬運途中了。
這些糧草撐到年底絕對沒問題。
不過在此之前,咱可不能坐吃山空,得早早謀劃。”
小侯爺連忙點頭稱是:
“我也是這麼想的,
可之前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
沒有糧草,我什麼都施展不開。
如今糧草到位了,我就能放開手腳做事了。
不過具體該如何安排紫山縣的發展,
恢複重建、安定民生,
我一個武將,實在沒那麼多辦法,所以才寫信請你來幫我。”
“小侯爺,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不過在來的時候,我收到陛下欽點,
暫任紫山縣縣令一職,同時兼任救災副使。
這些都是我責無旁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