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響徹校場,士氣高昂。
小侯爺滿意地點點頭,開始有條不紊地安排任務。
他將武藝最為高強的將士編為先鋒隊和斷後隊,負責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襲擊;
其餘將士分散在運糧隊伍中,時刻保持警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民夫們則在將士的指揮下,有序地將庫存糧食搬運到馬車上,用繩索捆綁牢固。
安排好軍糧押運事宜後,
小侯爺又馬不停蹄地回到縣衙,與王銘一同商議迎接戶部侍郎巡查的細節。
“小侯爺,依我看,戶部侍郎此次前來,
重點會關注咱們以工代賑的成效以及縣城的財政收支情況。”
王銘一邊說著,一邊鋪開相關的賬本和規劃圖。
小侯爺微微點頭,目光落在賬本上,
“王兄所言極是。
咱們得將這一段時間以來,以工代賑的具體實施情況、
災民安置進度以及各項工程的花費,都整理得清清楚楚,以便侍郎大人查閱。”
“嗯,我已經安排手下人去彙總相關資料了,估計很快就能呈上來。”
王銘繼續說道,
“另外,縣城的治安也不能疏忽,得加派人手巡邏,
確保侍郎大人在紫山縣期間一切安穩。”
小侯爺思索片刻,
“巡邏之事,你安排得很妥當。
還有,百姓的生活狀況也至關重要。
咱們要確保集市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讓侍郎大人看到紫山縣的良好風貌。”
正說著,一名下屬匆匆走進來,將整理好的資料遞給王銘。
王銘和小侯爺立刻埋頭查看,逐行核對數據,分析各項事務的進展。
遇到疑問之處,二人便詳細討論,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經過一番細致的梳理和商討,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此時,天色漸晚,
小侯爺和王銘站在縣衙的庭院中,
望著滿天繁星,心中既有對軍糧押運任務的擔憂,
又有對即將到來的巡查的忐忑。
“王兄,此次軍糧押運和侍郎巡查,皆是對我們的重大考驗。
希望一切順利,不要出什麼岔子。”
小侯爺微微皺眉,輕聲說道。
王銘拍了拍小侯爺的肩膀,安慰道:
“小侯爺不必過於憂慮。
我們已經做了周全的準備,將士們和百姓們也都齊心協力。
相信隻要我們謹慎應對,定能順利度過這一關。”
小侯爺深吸一口氣,
“嗯,是啊,能做的我們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接待了,希望彆出什麼問題。
“小侯爺放心,一切都好,
隻是這接待的規格和流程,還得仔細斟酌。
既不能鋪張浪費,引起侍郎大人反感,
又不能太過簡慢,顯得咱們不懂禮數。”
小侯爺停下腳步,抬頭望向王銘:
“我看接待場所就定在縣衙,布置簡潔大方便可。
飲食方麵,準備些紫山縣的特色菜肴,無需奢華。
行程安排上,先請侍郎大人視察以工代賑的重點工程,像學堂、道路修繕之處,
然後回縣衙聽取詳細彙報,查閱賬本資料。
對了,安排幾位參與工程建設的百姓代表,
讓他們講講以工代賑給生活帶來的變化,這樣更有說服力。”
王銘眼睛一亮,點頭稱讚:
“小侯爺此計甚妙。
如此一來,既能讓侍郎大人看到咱們工作的成效,又能體現出百姓的真實感受。
我這就去安排,與百姓代表溝通好,
確保他們能把想說的話清楚明白地表達出來。
同時,我也會組織縣衙眾人,對紫山縣的各項事務進行再梳理,
做到心中有數,應對侍郎大人的提問也能遊刃有餘。”
小侯爺微微頷首,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王兄辦事,我自然放心。
不過,還有一事,剛剛咱們說的軍糧押運,
我思慮再三,決定親自帶領隊伍去支援大將軍。
如今前線戰事吃緊,糧草至關重要,我實在放心不下。
紫山縣這邊迎接侍郎大人巡查的重任,就全權交給你了。”
王銘微微一怔,隨即神色堅定地抱拳說道:
“小侯爺,你親赴前線,這份擔當令人欽佩。
隻是此去路途艱險,還望小侯爺務必保重。
紫山縣這邊請你放心,我定會全力以赴,安排好一切,確保巡查順利進行。”
小侯爺拍了拍王銘的肩膀,目光中滿是信任:
“有王兄在,我毫無後顧之憂。
紫山縣的發展,百姓的生計,都仰仗你了。”
“小侯爺言重了,為國家效力,為百姓謀福,是我分內之事。”
“王兄,此次軍糧押運和侍郎巡查,皆是重大考驗。
願我們一切順利,不負所托。”
小侯爺微微皺眉,眼中透露出一絲憂慮,但更多的是堅毅。
王銘輕輕一笑,安慰道:
“小侯爺不必擔憂。
我們準備充分,將士們和百姓們也都眾誌成城。
相信隻要我們各司其職,謹慎應對,定能順利度過這一關。”
“嗯......”
二人相視一笑!
......
三日後,
晨曦初照,
紫山縣城頭的旌旗隨風獵獵作響。
遠處,戶部侍郎李大人的儀仗隊伍如一條蜿蜒的長龍,緩緩朝著縣城而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尚未入城,李大人便已透過轎簾縫隙,
望見那嶄新的青石板官道筆直地通向縣衙。
道旁一群孩童在其間嬉笑追逐,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這與李大人此前聽聞的受災之地“十室九空”的淒涼景象,簡直判若雲泥。
“好個紫山縣!”
李大人不禁低聲驚歎,眼中滿是訝色。
他輕輕掀開轎簾,探出身子,
隻見那城牆修繕得煥然一新,箭樓之上錦旗飄揚,在風中發出“簌簌”的聲響。
守城的士卒們身著鮮明的甲胄,身姿挺拔,神情肅穆,
全然不見戰亂後的衰敗之相。
縣城門前,
王銘率領著一眾文武官員早已恭候多時。
他們身著整齊的官服,神色恭敬。
李大人的轎子緩緩停下,他邁步下轎,目光不經意間掃到了階前那兩尊新雕的石獅子。
石獅子鬃毛飛揚,神態威猛,仿佛在守護著這一方土地,
與彆處常見的頹唐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大人一路勞頓,下官等在此恭候多時了。”
王銘趕忙上前,恭敬地行禮。
李大人微微點頭,目光在眾人身上掃視一圈,
“此縣如今看來,倒是頗有一番新氣象,隻是不知內裡究竟如何。”
王銘微微一笑:
“大人放心,本縣以工代賑,災民皆已妥善安置,各項事務也都井井有條。
還請大人移步縣衙,容下官詳細稟報。”
“好,你我同行。”
“是!”
李大人跟著王銘走進縣衙,
在大堂落座後,王銘將早已準備好的賬冊恭敬地呈上,
恭敬說道:
“這是一個多月來本縣的收支明細,每一筆賬目都清晰可查,懇請大人查驗。”
李大人接過賬冊,眉頭微微皺起,眼神專注地翻開賬冊,
手指在密密麻麻的數字間緩緩滑動。
忽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修繕學堂”一項上,
抬頭看向王銘,問道:
“聽聞新建紫山學堂已竣工?”
“正是,大人。”
王銘眼中閃過一絲自豪,
“學堂如今已投入使用,學生們都在裡麵刻苦攻讀。
大人若有興致,下官願陪同大人前去觀覽。”
李大人思索片刻,點頭道:
“如此甚好,本縣倒要看看,這紫山學堂究竟是何模樣。”
眾人一同朝著城西走去,不多時,一座朱漆大門的學堂便出現在眼前。
學堂內傳來陣陣書聲琅琅,清脆的童聲誦讀著《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聲音整齊而洪亮。
李大人走進學堂,隻見窗明幾淨,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教室裡,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
他隨手翻開講台上的《聖語》批注,見字跡工整,見解獨到,
不禁微微頷首,眼中露出一絲讚許之色。
“這是本縣新聘的三位塾師。”
王銘適時引見道,
“其中兩位原是落第秀才,
雖未能在科舉中嶄露頭角,但學問紮實,
如今在學堂教授蒙學,倒也相得益彰。”
李大人微微點頭,目光在學堂內四處打量。
忽然,他瞥見牆角堆著半人高的木柴,
心中感到奇怪,便開口問道:“這是何意?”
“回大人,”
王銘趕忙解釋道,
“學生每日自帶一束柴薪,
一方麵解決學堂做飯之需,另一方麵也培養他們節儉之德。”
李大人聽聞,不禁撫須長歎:
“都說紫山難治,不想竟在短短時日,成此教化之地!
王大人,你與小侯爺功不可沒啊。”
王銘連忙躬身說道:
“大人謬讚,這都是小侯爺與紫山縣百姓齊心協力的結果。”
......
卻說小侯爺這邊,
早已在兩日之前,
率領著五千精兵押糧啟程。
車隊在官道上緩緩前行,宛如一條長龍,綿延一裡外。
糧車皆以青布遮蓋得嚴嚴實實,車轅上綁著削尖的竹矛,
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這是王銘臨行前特意安排的“暗弩”,
以備不時之需。
行至鷹嘴崖時,離雁門關已不足五十裡地,
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刮起一陣山風,
呼嘯而過,吹得路邊的樹木沙沙作響,枯葉在空中肆意翻飛。
前鋒哨探飛馬回報:
“啟稟小侯爺,前方道路被巨石堵塞!”
小侯爺麵色一沉,當機立斷,策馬向前。
隻見兩塊磨盤大的山石橫亙在路中,攔住了車隊的去路。
小侯爺正欲命人搬開巨石,忽聽一聲尖銳的呼哨,打破了山間的寂靜。
緊接著,兩側山崖上箭矢如蝗蟲般鋪天蓋地地射來。
“保護糧車!”
小侯爺大喝一聲,聲音在山穀中回蕩。
他迅速抽出腰間佩劍,劍身寒光一閃,
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淩厲的弧線,左劈右擋,箭鏃紛紛落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將士們訓練有素,迅速結成圓陣,盾牌緊密相連,
如同一堵堅固的城牆,將糧車嚴嚴實實地護在中央。
“放暗弩!”
小侯爺一聲令下,聲音堅定而有力。
車夫們聽到命令,猛地抽打車轅,
車轅上的竹矛如離弦之箭般激射而出,朝著山崖上的敵軍射去。
頓時,山崖上傳來一陣慘叫聲,
埋伏的韃子兵沒料到車上竟設有如此機關,一時陣腳大亂。
“衝過去!”
小侯爺目光如炬,縱馬當先,手中佩劍高高舉起。
身後將士們齊聲呐喊,士氣高昂。
糧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前行,
車轅上的竹矛不斷刺出,如刺蝟般令敵軍難以近身。
“小侯爺,這幫賊子怕是不會輕易罷休!”
李山校尉緊跟在小侯爺身旁,大聲說道。
“無妨,我們早有準備。
告訴兄弟們,穩住陣腳,不可慌亂!”
小侯爺神色鎮定,大聲回應道。
“是!”
就在這時,又一波箭矢射來,
小侯爺側身一閃,一支箭擦著他的肩膀飛過。
“大家小心!”
小侯爺喊道。
他環顧四周,發現敵軍人數眾多,若一味硬衝,恐有傷亡。
思索片刻後,他心生一計。
“傳我命令,一部分將士繼續用盾牌護住糧車,佯裝突圍;
另一部分將士跟我繞到敵軍後方,來個前後夾擊!”
小侯爺迅速下達指令。
“是!”
李山領命而去,迅速傳達小侯爺的命令。
小侯爺率領著一隊精銳將士,沿著山間小道,小心翼翼地繞到敵軍後方。
此時,山崖上的韃子兵正專注於前方的車隊,絲毫沒有察覺到後方的動靜。
“殺!”
小侯爺一聲怒吼,如猛虎下山般衝入敵陣。
將士們緊隨其後,揮舞著手中的兵器,與敵軍展開殊死搏鬥。
韃子兵們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頓時陷入混亂。
“前後夾擊,敵軍必敗!大家衝啊!”
小侯爺一邊奮力拚殺,一邊大聲鼓舞士氣。
在小侯爺的帶領下,將士們勇猛無比,很快便將這股埋伏的敵軍擊退。
經過一番激戰,車隊終於成功突破了鷹嘴崖。
......
紫山縣的以工代賑的成功如一陣春風,迅速傳入京城。
此時,正值早朝,
金鑾殿上,
大臣們分列兩旁。
戶部侍郎李大人出列,將紫山縣的巡查見聞一一呈於禦前。
“陛下,此次臣巡查紫山縣,所見所聞,令人驚歎。
紫山縣在小侯爺與王縣伯的治理下,
以工代賑成效顯著,縣城煥然一新,
百姓安居樂業,實乃我大華之典範。”
李大人恭敬地說道,臉上滿是欣慰之色。
皇帝聽聞,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微微點頭道:
“哦?竟有此事。
看來這小侯爺與王縣伯倒是頗有才乾。”
“啟稟陛下,”
兵部尚書緊接著出列,神色興奮地說道,
“小侯爺押送的糧草已順利抵達前線,大將軍特送來捷報
——小侯爺在運糧路上,反殺埋伏他們運糧車隊的韃子,取得大勝。
後因糧草及時供應,我軍士氣大振,如今雁門關收複在望!”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驚。
此前,眾人皆對紫山縣能否在短時間內籌集糧草,並安全運抵前線持懷疑態度,
如今聽聞此消息,無不感到意外和驚喜。
“好個少年英雄!”
皇帝忍不住擊節讚歎,眼中滿是讚賞之色,
“傳朕旨意:
升小侯爺為明威將軍,王銘擢升黃州巡察禦史,賞銀千兩!
以嘉獎他們二人的卓越功績。”
“陛下聖明!”
大臣們紛紛跪地,齊聲高呼。
喜歡重生異界之我是小農官請大家收藏:()重生異界之我是小農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