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結束,雖然189師傷亡不大,但是因為在渡河問題上,師部幾個領導人各抒己見,一個認為該等軍部下達指示,一個認為該立刻渡河,導致最後結果遲了半天才完成渡河,貽誤了最佳戰機。
戰後,師長就直接被撤了職,由參謀長蔡某擔任。
這一消息還是讓189師全師蒙上了一層陰影,好端端地被罰,難受啊!
紀風倒是沒在意,因為此刻的他已經知道了63軍的來路,傅軍長的名字他實在是太熟悉了,電影中這個年僅35歲的儒雅少帥給人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沒錯,鐵原阻擊戰!
而接下來就是189師最輝煌的一戰!血戰種子山!
而自己卻恰恰在這支部隊裡,此刻的他才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他來這戰場上就是為了這一戰來的。
5月28日,在漣川以南進行阻擊任務的65軍防線被美軍突破,鐵原一線告急,一旦被美軍穿插包抄成功,正在後撤中的整個誌願軍都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
鐵原位於棒子國半島的中部,這裡山巒疊嶂,地形複雜,又四通八達,是棒子國南北之間的公路和鐵路的樞紐,是前往元山和金剛山的必經之路上,鐵原、金化一線被稱為“鐵三角”,是棒子國中部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之一。
同時,鐵原當時也是誌願軍最重要的補給基地之一,存放著數萬誌願軍的物資,誌願軍的傷員、後方機關都正在從這裡撤退。
鐵原向北,是棒子國難得的大平原,因此如果聯合國隻要占領了鐵原,他們的機械化部隊將一馬平川,後果不堪設想。
5月28日,首長命令臨危受命的誌願軍直接電令第63軍並指揮第65軍第194師,要求他們迅速在漣川、鐵原之間,東起古南山,西至臨津江畔,於正麵25公裡、縱深20公裡的地域組織防禦,堅決阻止敵軍進攻。
命令明確指出:“要不惜代價,堅守陣地,阻止敵人進攻,無上級命令不準撤退。”
而且首長罕見地直接給19兵團楊司令員打了電話:“就算63軍隻剩一人,也要在鐵原堅守15至20天!”
要知道此時的聯合軍集結了大批精銳部隊,包括精銳美騎一師第七團突擊隊、美二十五師“德爾溫裝甲支隊”、美十軍“牛曼尖兵”為首並配屬棒子國、加拿大、鷹國等一係列精銳,總計4.7萬人。
這相當於在一片幾乎無險可守的丘陵地帶,死死擋住包括幾乎所有世界主要軍事國家最精銳部隊的“聯合國軍”主力。
此時的63軍已經處於斷糧狀態,而且經過數次大戰,三個師全部未滿編,最多的9000多人,少的隻有7000多人,全軍隻有2.4萬人左右,彆說飛機坦克了,全軍也隻有一個炮團,炮彈還幾乎都用光了。
但誌願軍的字典裡就沒有“退縮”二字,回應隻有六個字“保證完成任務”!
第63軍擺出了一個倒品字陣,左翼是189師布防於漣鐵公路以東、漢灘川以西;右翼第187師部署在玉女峰以東,構築漣川至鐵原鐵路、公路以西的防線;後方188師擔任預備隊,三個師輪番上陣。
種子山陣地上
“快挖,快挖!挖的再深一點,洋鬼子的鐵王八可不是吃素的!”
一名指戰員在指揮著眾人,手裡的鐵鍬也沒停下。
紀風也在裡麵,沒錯,因為時間緊迫,在送完補給後,紀風乾脆就在前沿陣地上待了下來。
“小風,你小子怎麼還在這,去去去,我們1排不需要你,你要想幫忙,給老子弄盒肉罐頭來!”
566團2營3連一排的錢排長走過來看到紀風在自己隊伍裡,趕緊把他拉了過來。
“一排長,我也想儘點力啊,我在後麵也沒什麼事乾啊,你就讓我在這裡挖吧。”
紀風尷尬道。
“挖什麼挖,走走走,瞧瞧你的手,都成啥樣了,我可沒鐵鍬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