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小九要留院觀察兩天,以免傷情惡化,而劉老海要回昌平繼續農作賺工分,便先把小九托付給了紀風,等小九病好了,自己再來接她,或者紀風給他送回去。
紀風自然也沒拒絕,直接應了下來,正好給自己無聊的生活增添一點活力。
小孩子的身體恢複速度還是很快的,兩天時間過去,小九就已經可以下床了。
隻是身上的幾處傷口還有點疼,沒有完全康複。
因為怕小九一個人在家不方便,乾脆就把她帶進了軋鋼廠,就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待著。
中午,午飯時間到了。
“小九,肚子餓了吧,你在這裡乖乖的,彆亂跑,大哥哥給你打飯去。。”
紀風囑咐一句。
“哦,大哥哥,那你快點回來。”小九點點頭,回了一句。
“嗯。”
紀風答應一聲,便和許大茂去食堂了。
路上
“風哥,你這是打算收養這小丫頭了啊?”
許大茂好奇地問道。
上午的時候,放映組的吳全有師徒還是認識小九的,一會兒功夫就把小姑娘的底細全說了。
“怎麼了?不行嗎?”
紀風倒是不介意收養,畢竟這年代養一個孩子還是挺簡單的,給口飯吃就行。
傳說中人均最低保障隻要五塊錢,可不是開玩笑的,那是真的夠吃了,棒子麵一斤隻要7分錢,五塊錢就可以70斤,肯定夠吃了。
當然這裡的五塊錢是指第二代人民幣,相當於現在的五萬。
自己現在一個月將近八十萬,就算養個十個八個的,都夠花。
“行,當然行,風哥,你開心就好。”許大茂說道。
“哎~都是可憐人,她父母為國征戰沒了,現在國家騰不出手來幫幫這些孩子,我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
紀風歎氣道。
整個龍國,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士實在太多了,光光抗美援朝就死了十幾萬,傷殘的更是不計其數。
再往前,抗日戰爭、內戰,那死去的戰士那就更多了。
川軍出川三百萬,最後隻回來十三萬,省內真的是“十室九空無兒郎”。
湘軍出征兩百萬,那句“中華要滅亡,湖南人先死絕!”,道出了湘軍的艱辛,抗日戰爭期間,有八場大型會戰就是在湖南省打的,有多慘烈不用多說。
而皖軍呢,那句經典的“皖軍不滅,川軍不出”,足以說明了一切,全國將近2.9萬座烈士陵園,一個小小的安徽省就占了2.2萬座。
據說整個安徽,現在大部分人都是從周邊省份遷進去的,因為本地人都打光了,從甲午戰爭開始,皖軍就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一直打到解放才算結束。
當然,國內還有許許多多的軍人,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必須牢記在心中的信仰。
但這裡麵有多少家庭因為沒了男人,被迫沒了生計,走上了不歸路。
國家貧弱,能照顧到的人數實在太少,真的隻有那麼一小半,更多的就像電影裡說的那樣,發個幾百斤糧食就算買斷了。
尤其是農村人,真的就是那樣,現實真的很殘酷。
為什麼許多從戰場上下來的老兵錢永遠都是不夠花的,那是因為他的身後有許許多多為他擋過子彈的戰友。
戰友犧牲了,他們自然不能放任不管,國內道路不便,沒辦法親身前往照顧,隻能寄上一點錢,幫這些家屬們渡過難關。
那句“汝之妻兒,吾養之!”不再是曹老板迷戀人妻的寫照,是活著的老兵對那些在戰場上犧牲了的戰友們一個交代。
兩人很快來到了食堂,開始排隊打飯,說巧不巧,剛好碰見了賈東旭也過來打飯。
“喲,東旭哥。”許大茂率先打了一聲招呼。
“啊,是大茂啊。”賈東旭一副蔫頭耷腦的樣子,神情還有點迷糊,被許大茂喊了一嗓子,立馬抬頭看見是許大茂後,便應了一聲。
“東旭哥,你這是怎麼了,整個人無精打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