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艱辛的康複之路相比,令人欣慰的是思雨的性格,幸好思雨是一個有獨特幽默感的人,有時不露聲色,抖出個冷包袱,愚己娛人。有事也能安靜的寫寫字,看看書,自娛自樂,打發時間、衝淡痛苦。
如果回顧過往的三十年,思雨的人生並不算一帆風順,思雨的童年很是幸福,家人的保護,讓思雨的性格顯得過於溫良,以至於這樣的處事風格,似乎跟目前的這樣的社會,多少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目前的思雨的轉變,大概是遭遇的多了,經曆多了,思雨被生活擠壓出善於打趣的能力,也積攢了對付痛苦的智慧,因為總有個念想,隻要自己足夠堅定,永遠可以做自己,在相對意義上的妥協社會,又不迷失自己。思雨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堅持過來的。
最早的一個月,由於藥物的副作用,加上手頭工作沒徹底交接成功,思雨一邊工作一邊忙於交接,抽空去康複治療,大概是身體不足以支撐這種強度的工作,終於有一天,身體的疼痛一下讓思雨緩緩起不了床,於是在這緩慢、長久、間歇的疼痛下,思雨終於下定決心暫彆工作,安心養病。
後來,在很長一起短時間裡,在朱熙晨的陪伴下,思雨謹遵醫囑,思雨嚴格按時按點服藥,絲毫不敢有半點馬虎,平常的飲食、作息禁忌更是不勝枚舉,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思雨必須嚴格根據醫囑更換藥物。在這期間,思雨幾乎杜絕了社交、娛樂,整個人處於懈怠休養生息的狀態。
往往在這種情況下,越是這樣嚴苛的約束下,思雨反而會有一種錯覺,思雨感覺自己淪為了每天按時服藥的工具人。思雨一度無比抵抗,每次吃藥心裡都會湧起一股反胃的想法,尤其是各種藥物,隨之而來各種藥物的更替,就是這樣繁瑣的吃藥換藥流程,更像是一種儀式感,仿佛像一個記錄簿,仿佛越早的寫滿,就會好了。而朱熙晨的陪伴,更像是存錢罐裡一顆又一顆星星,一顆一顆的落在這充滿夢想的罐子裡,彙聚成一股愛的海洋,形成一股篤信的能量。朱熙晨不是醫生,卻比醫生更能走近思雨的心。這種相對常規治療,這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指引。信念好比藥劑中的方藥,陪伴成了引子,一步一步伴隨思雨走過不同的高峰和低穀。
不出所料,在一段時間的堅持之後,在醫生費儘心力的調理之下,思雨康複的成果有了明顯的進步。但畢竟是藥三分毒,大量服藥加上嚴格忌口,使得思雨消瘦了不少,體力遠不如治療前,甚至正常的走路都會顯得有點蹣跚。
朱熙晨建議思雨去換家試試,思雨也覺得甚是有理,於是換了家醫院,在醫生的建議下,思雨調整了藥物,調整了服藥時間。
效果不錯,在身體素質這一塊,思雨有了很不錯的恢複。
偶然一天,思雨從電視上看到了一則新聞,國內某明星成功複出,而據思雨了解,那位明星也曾是as患者,通過一係列的治療和康複,那人恢複了自由活動和正常生活,即將再次重回娛樂圈。這一則新聞一放出,令思雨激動不已,仿佛那種覺得就像暗無天日的地牢裡,突然射進一道陽光,為她帶來了回歸美好生活的希望。
經過一係列的打聽,思雨打聽到蘇城有家醫院醫生,曾接觸過某星的治療,於是思雨委托身邊同學朋友輾轉打聽,終於聯係上了那位醫生。
但醫生的答案瞬間給思雨的充滿期待的心,猛的潑了一盆水,那醫生告訴思雨,他的治療手法跟常規治療不一樣,他必須放棄之前的所有方案,所有的得重新開始,醫生讓思雨好好考慮清楚,可能會很艱難,也會有一定的風險,畢竟這個病目前沒有非常穩定的治療方案,都是帶有嘗試性質的,並且需要簽署協議。思雨看著,腦海裡卻浮現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
儘管如此缺乏不確定,疼痛的折磨讓思雨決定義無反顧地放手一搏,沒多久在醫生的輔助下,思雨順利的開始了新的一輪治療康複,如果順利,這將是她人生中再一次徹底改變命運的關鍵點。是憂是喜思雨已經說不清了,思雨隻想搏一搏。不管結果如何,思雨都想努力試試,因為這意味著思雨有機會和痛苦告彆了,總比坐以待斃強太多。
無數康複訓練結束,思雨都會詢問身邊的康複師,“我真的會好起來嗎?”,但沒有一次會有人敢篤定的回複,隻有一步步努力的鼓勵思雨,堅持就有希望。
說實話,這重重難關他真的能闖過來嗎?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努力的為思雨祈禱。
是啊,在他們眼裡思雨還很年輕,未來還有無限可能,豈能輕言放棄?朱熙晨每次和思雨的互動中,都在試圖換著不同的方式鼓勵思雨堅持康複鍛煉,加強營養支持,保證睡眠,肯定會好起來的。大家一起努力,誰敢說奇跡就不會發生呢。
大概是上蒼也不忍心看著思雨一直受苦,經過精心治療思雨的疼痛明顯有了改善,在堅持不懈的康複鍛煉下,思雨的氣息,體質明顯好轉,走一段路,平時日常生活已不成問題,僅僅是不能過於勞累啊,不能長期保持一個姿勢。
那天,當醫生說出了自己的評估報告,和思雨溝通了新的治療方案,思雨開心的跳了起來,她穿上了自己最喜歡的一件t恤,這短袖是朱熙晨送的,雖然此時的她,看上去依舊還是很羸弱,但在思雨的眼神中的那份飽含希望的光亮和嘴角的笑容卻是掩藏不住的。
思雨走出康複中心,看著頭頂的天空,不禁長舒一口氣。終於有希望了!
喜歡海鹽味奶糖請大家收藏:()海鹽味奶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