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呀,家裡乾活的人才幾個啊?你要做這個,要做那個,要免費接待粉絲,我們忙不過來啊...”
趙烏蘭是家裡唯一全方麵攬事的管家,相當於雜工,除了做飯,她還得盯著鋪子賣貨。
還得聽師徒倆有沒有缺什麼工具啥的,隨時都準備打下手,非常忙碌。
最近西裡跟著蘇鬱繁去了很多地方,耽誤了不少工期,她忙得暈頭轉向,有些抱怨,但不敢說。
“那就招徒弟,而且不能像之前那樣收費,完全免費,還得供他們吃喝。”
蘇鬱繁思來想去,免費學手藝,這年頭總有熱愛的人來學吧?
也算傳承非遺的一種方式。
“現在拜師傅哪有不收學費的?最普通的木匠收徒都是五十到八十一天。當時我收西裡一百一天的。
還給他們免費吃喝?我們又不養祖宗。
蘇蘇啊,你就是單純善良,不知道生活開銷成本貴,招來幾個飯桶,家裡都得給吃窮。”
和文康不想當冤大頭,也不想免費收徒弟,傳出去那不是天大的笑話?
他再差也是蘇段吾的關門弟子,不可能不收費教學。
一個年輕小夥吃上幾個月,他都遭不住,彆說好幾個....
家裡這倆半大小子都要把他吃窮,免費再養幾個,日子都過不下去。
再說,人多做飯也累,還挺麻煩....
蘇鬱繁並不氣餒。她剛才拋出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現在有了對比,招徒弟就是簡單的事情。
他們沒有反對收徒弟的事,隻是因為學費的問題不滿意而已。
果然人一旦有選擇,最喜歡選擇容易接受的。
“彆急啊,聽聽我的計劃,咱們辦一個非遺體驗館。有遊客想學,就給他們發一塊木頭,統一教學簡單的雕刻圖案,收取幾十塊錢的體驗費。一天最少也有幾百塊收入。
這些體驗費可以用來補貼想長時間留下來的人的夥食費。
我既然之前免費接待了林大姐,開了這個先河,現在不繼續接待,拒絕回避,很快就沒有熱度。
這裡的生意隻會恢複和以前一樣,甚至一落千丈。純玩體驗木雕的就收費,體驗時間長的就觀察看看。
能堅持做下來的就免費重點培養,等他能單獨完成作品,向他提要求,為店裡做多少件作品才能離開,或者開工資讓他們留下也行。
這樣既能把木雕傳承下去,也能篩選出合格的徒弟,不是一舉兩得嗎?
木雕小鎮的院子有九個房間,我們定期五天收一撥人免費住,但不提供熟食。
給他們提供一些米、油和菜,讓他們自己動手做。
不定期吃個燒烤、火鍋,我給他們表演個霸王鞭舞什麼的。
要是能請到一些免費的非遺藝術家,也算是一個像樣的長期公益項目。
我們挑選的人一定是生病的人,或者孤寡的弱勢群體,這樣能保證網上的熱度,才會有人不斷地過來。我們也完成了一些人想來大理的夢想。
收來的徒弟可以再安排住在木雕小鎮那邊,做飯的時候,他們跟遊客輪著來唄。
我們店裡要是有遊客願意一塊吃,就叫上一起幫忙。既能體驗木雕工藝,又能品嘗當地正宗的美食,你們不覺得這樣的計劃不錯嘛?”
西裡停下來,非常虔誠地點頭,簡直棒極了!
兩人完整打成配合,表演地毫無痕跡。
“好主意!一舉三得,徒弟,公益,銷量....都有了!我投你一票!”
在他那裡,隻要蘇鬱繁不鼓搗房子,做什麼工作室,安心養病,折騰彆人,他不管。
從他原來的佛學理念裡,免費幫助人,本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