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億。”
《孤注一擲》的製片會議上,張浩最終說出這個數字時,聲音不覺顫了一下,臉色也變的紅潤了起來。
拍攝預算兩億!
前所未有的大投資。
這部電影後,他將真正踏入大導演的行列。
但蘇懷明立即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公司目前的可使用資金,隻有6000萬左右,需要預留1000萬維持日常運轉,隻能拿出來5000萬。”
“剩下的缺口,怎麼填?”
蘇懷明目光看向林一凡,“一凡,我建議拉幾個投資人進來,我們可以跟他們簽協議,如果他們插手電影拍攝,我們可以要求他們退出投資。”
“不行。”
林一凡直接否決了蘇懷明的提議。
他買劇本花了3億,再引入外部投資人分走利潤,一不小心,他可能連本錢都賺不回來。
林一凡算過,他必須個人持有大多數投資份額,才能有效保證賺回找係統定製劇本的成本。
所以這次,他不僅不打算引入外部投資人,也沒打算讓星光娛樂占據大部分投資份額。
“星光娛樂出5000萬,作為啟動資金,剩下的投資份額,等《失戀三十三天》的票房分成到賬後,由我個人出資。”
龍騰影視和星光娛樂合並後,《失戀三十三天》這部電影的投資收益,並沒有被劃歸到新公司。
而是被單獨摘了出來,劃歸到林一凡名下。
也就是說,這部電影的收益,將會由林一凡全部吃下。
對此,蘇懷明並沒有任何異議。
這部電影本來就是林一凡全額投資,收益自然也應該歸林一凡。
蘇懷明的臉皮還沒厚到,敢對《失戀三十三天》的收益起心思。
“你個人出資?”
蘇懷明皺眉道:“風險會不會太大了?”
林一凡個人出資,如果虧了,就是虧林一凡自己的錢。
蘇懷明想不明白,林一凡在星光娛樂有百分之60的股份,即使全由星光娛樂出資,林一凡也能拿到大部分收益。
為什麼還要自己出大部分投資?
而且影片盈利後,林一凡也不見得能因此,多分到多少利潤。
從商業角度上,風險和收益並不對等,林一凡這樣做,完全是不符合邏輯的。
按正常商業邏輯,這種非續集類電影,最好是製片公司出小部分投資,大部分投資交給電影投資人。
這樣既能分散風險,收益份額也不會少到哪去。
因為至少公司除了投資份額所應得的收益比例外,還可以額外拿一部分票房分紅。
以龍騰影視過往三部電影皆盈利的輝煌戰績,額外的票房分紅,應該能拿到百分之5左右。
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看,是更劃算的。
林一凡卻完全顛覆了這個商業邏輯,什麼都要自己來,生怕被外人賺走一分錢。
“這是和官方合作的電影,官方到時候肯定會幫忙大力宣傳,宣發費用上,就能省一大筆錢。”
“隻要我們的電影質量不差,虧錢的可能性很小。”
林一凡笑道:“錢給自己人賺,總好過給外人賺吧。”
蘇懷明無奈搖頭,林一凡也太財迷了。
“行,電影投資就這樣定下了,公司出5000萬,剩下的1億5000萬,由林總個人出資。”
負責會議記錄的記錄員飛快打字,將蘇懷明的話記錄下來,形成會議紀要。
會議結束後,公司各部門會依據這份會議紀要,開展各自的工作。
“下一個議題。”
張浩作為會議主持人,開口道:“演員的選擇問題。”
“《孤注一擲》劇組在選角時,是主要考慮本公司的演員,還是從各大公司的演員裡,擇優選取。”
“公司的電影,當然要優先公司的演員,我覺得這個議題,沒必要討論。”藝人部總監楊雅琪,率先開火。
她不明白張浩為什麼要設置這個議題!
這是完全沒有必要討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