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慢走。”
鄧勇親切的送林一凡上了保姆車,一直到看不見車的尾燈後,笑容才收了起來。
看著手裡《瘋狂的賽車》的劇本,緊皺了有些日子的眉頭舒展開,前些日子的陰霾,消散了一大半。
如果說之前他還有一些疑慮,現在完全不擔心了。
《孤注一擲》上映僅僅三天,票房突破10億!
才3天啊!
《影子殺手》若是能有這成績,他在股市能殺瘋了,割韭菜割到手軟。
可惜林一凡對和他們合作,沒有一絲絲興趣。
製片,出品,都是自己親自上手,不借外人的力。
鄧勇想不通,林一凡為什麼對外界的資本,如此的抵製。
擔心電影創作受到資本影響?
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隻要能賺錢,資本的寬容度,絕對遠超普通人的想象。
比如沒撲街前的張浩。
有三部賺錢的電影這種曆史成績在手,資本隻管悶聲投錢,其它的隨便張浩折騰。
換做林一凡,大家的寬容度隻會更高,鄧勇敢保證,如果他在電影製作上多一句嘴,自己先給自己一巴掌先。
可不管他如何做保證,甚至願意簽極其不平等的協議,林一凡還是拒絕了他合作的提議。
隻留下了《瘋狂的賽車》的劇本,連口茶都不喝,就以家裡煤氣忘關了的蹩腳理由,直接告辭走人。
他還隻能陪著笑臉,送林一凡出去。
鄧勇在影視行當混了二十幾年,還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一點麵子不給的情況。
他心裡氣悶,又拿林一凡沒有任何辦法。
現在已經不是幾十年前,誰敢不接茬,就在合同裡夾黑星,讓對方選擇錢還是子彈的時代了。
就算是在那個時代,這種事情也是能不做則不做,這是很敗人品的行為。
若是對方找到了罩得住的靠山,以後和人家的合作機會,就會完全斷絕。
所以能用錢搞定,儘量用錢搞定,以利益為紐帶,維持長久的合作關係。
更彆說林一凡和官方的關係還超好,《孤注一擲》還沒上映的時候,東海公安局的各種社交賬號,都把和《孤注一擲》有關的動態置頂,不間斷宣傳。
鄧勇就算想用一些陰招,也沒那個膽子。
好在機緣巧合之下,從林一凡手裡弄到《瘋狂的賽車》的劇本。
鄧勇已經想好這部電影,該怎麼做宣發了。
宣發的重點,一定要突出林一凡編劇的身份,讓外界誤以為這是一部林一凡主導的電影,蹭林一凡的熱度。
實際上,說是誤以為並不準確。
林一凡不同於傳統的編劇,一部電影隻要是和創作有關的地方,林一凡全包圓了。
電影說是林一凡拍的,更符合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