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總負責提供劇本,以及把控影片的整體製作,報酬為百分之20的分賬票房分紅。”
百分之20的分賬票房分紅,也就是說,不管電影賺還是虧,出品方不管拿到多少票房分成,都得給林一凡百分之20。
分到10億,林一凡賺2億,分到20億,林一凡賺4億。
林一凡相當於技術入股,一分錢本錢不用投資,不管電影是虧是賺,他穩賺。
很多知名導演,編劇和演員,都采取這種合作方式。
林一凡拿百分之20的分賬票房分紅,以林一凡以往的戰績,在座的人基本可以接受。
林一凡並沒有獅子大開口。
換做其他和林一凡同咖位的電影人,他們不僅要片酬,還會要總票房的至少百分之15!
是總票房,不是分賬後的票房!
相當於林一凡要百分之30的分賬後票房。
從這一點看,林一凡非常厚道,簡直是電影圈的良心,一股清流。
是以,沒人在這個問題上提出不同意見,林一凡多要點,他們也會同意。
唯一的問題是這次拍的電影,不是林一凡最拿手,票房成績最穩定的喜劇片。
林一凡若還是拍的喜劇片,這會他們早就迫不及待的報出自己的報價,哪有心情聽蘇懷明介紹項目情況。
早已搶投資份額搶的臉紅脖子粗,仿佛在座的都是殺父仇人般。
“大家還有疑問嗎?”
“沒有的話,進入投資份額認購環節。”
底下靜悄悄,沒有以往內部協調對投資份額分配,吵的不可開交的聲音,隻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願意當出頭鳥。
他們其實已經不想投了。
林一凡的電影,之所以能讓投資人有如此高的熱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穩!
收益穩,部部賺。
把錢投進林一凡的電影,就好像是買國債吃利息一般。
不,國債根本沒法比。
林一凡帶來的投資回報率,可比國債的利息高多了。
讓人欲罷不能,找來找去,沒有比投資林一凡電影,更優質的投資項目了。
但現在,林一凡自己把自己最大的優勢砍掉,大家就得重新評估可投性。
尤其是這次的項目,製片成本最低6億起步,再加上宣發成本。
總投資很可能會奔著10億去。
而損失慘重的風險,相比起林一凡的喜劇片,高了又何止100倍。
“林總,你這次為什麼不拍喜劇片?”周總問出了他的疑問。
幾乎可以說是鐵賺錢的生意不做,非要搞什麼特效大片,這不純純有病嗎?
“膩了。”
林一凡隨口回道。
解釋和不解釋,並沒有多大的區彆。
這些人隻想要他一輩子拍喜劇片,不拍喜劇片,任何的解釋對他們來說,都沒有意義。
“我知道大家有顧慮。”
林一凡見其他人也想說話,直接抬手打斷:“我不勉強大家投資。”
“大家想投多少投多少,剩下的資金缺口,我自己搞定。”
林一凡沒想到眾人的擔憂,會如此之深。
但他的決定不會改變,實在不行就自己出錢上,不吃舒坦飯。
“我沒有這樣的意思。”
周總連忙表態,他可不希望得罪林一凡這隻會下金蛋的雞。
咬咬牙,他說道:“我占股百分之15。”
1.5億,他虧的起。
實際上虧1.5億,也不太可能。
至少收回大幾千萬的本金,肯定是有的。
隻是虧幾千萬,維持住和林一凡的關係,周總認為很值。
這次就當陪林一凡玩玩了。
能賺錢最好,賺不到錢,也無所謂。
有周總帶頭,其他人也紛紛給出了自己的認購份額。
沒有一個超過百分之1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