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
林一凡聽完蘇懷明的解釋,一臉驚詫。
這真是他完全沒想到的情況。
“不止是我們,各大公司都沒想到,大家的高質量歌曲存貨,竟然會多到這種程度。”蘇懷明感慨道。
3月份的情況,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蘇懷明在看到三月份上位二線歌手的人數後,一開始也是和林一凡一樣的想法,各大公司瘋了嗎?
一通打探後,才知道大家沒瘋,正常操作而已。
都想著趁此機會,把那些深藏在曲庫裡的未發布歌曲拿出來,廢物利用。
“一個月28個,一年就是300多個。”林一凡無語說道:“以後二線歌手還能叫上價?”
蘇懷明搖頭:“叫不上價。”
太多了。
按目前的增長速度,隻需要三四個月時間,二線及二線以下歌手的商業價值,將會降低到一個極其離譜的程度。
收益會低到讓各大公司,有砍掉作曲部這個部門的衝動。
不說其它公司,蘇懷明現在就想砍掉作曲部。
練習生的人數也得砍,二線以下歌手不值錢了,創造不了收益,以後也沒必要再考慮維持二線以下歌手的陣容。
那些差一些的練習生,留著隻能浪費錢,沒必要繼續維持龐大的練習生儲備。
以後隻招那些頂級人才,要捧就捧一線以上的歌手出來,二線以下的不做考慮。
蘇懷明估計,未來出道沒達到一線的水準,恐怕就會成為棄子,直接被解約放棄。
任他如何想,也想不到事情會發展到現在這種局麵。
“各大公司有應對方法了嗎?”林一凡問道。
事情總是要解決的。
二線及二線以下的歌手,他們創造的收益也許不能和一線以上的歌壇巨星比。
但那些歌壇巨星分走的錢多,二線和二線以下的歌手,反而是各大公司音樂業務創收的主力。
各大公司絕對不會眼睜睜看著這塊蛋糕,壞掉,臭掉。
“有。”
蘇懷明說道:“讓音樂平台改回舊標準,重回以前的評級體係。”
“嗬嗬。”
林一凡不自覺笑出了聲。
一個月前,音樂平台實行新歌手等級標準的時候,各大公司敲鑼打鼓,好不開心。
現在最著急想著改回去的,還是他們。
隻是一個月的時間,局勢就翻轉了過來。
“音樂平台應該不會同意吧?”林一凡笑道。
一個月多出28個二線歌手,音源銷售收入,估計翻了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