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凡當初剛拿到係統給的歌曲《不怕不怕》的時候,腦中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拿著歌譜去大公司麵試,加入大公司。
最次也是去那些知名的作曲工作室。
從來沒考慮過入職某家小公司。
若不是接連碰壁,林一凡自覺不可能加入大公司,蘇懷明又正好遇到他,且極力邀請他過去,也不會有星光娛樂現在的崛起。
蘇懷明的運氣太好了。
大公司作曲部的麵試考官,可不是吃素的,不太可能會放過一個有才華的作曲人。
隻是他們太過高傲,對不是正經音樂學院畢業的林一凡,懶得搭理,甚至林一凡拿出歌譜,他們也不願意看一眼,不想浪費時間。
如果當初林一凡是正兒八經的音樂學院畢業生,憑借著《不怕不怕》這首歌,早就入職大公司的作曲部,哪輪得到蘇懷明撿漏。
各大公司老板知道林一凡曾經來他們那麵試過,並且被拒絕後,後悔的差點把膝蓋拍爛。
從那之後,各大公司的麵試要求裡,學曆被排在了第二的位置,歌譜的優先度最高。
不管你有沒有在音樂學院讀過書,隻要你能拿出歌譜,考官必看。
歌曲質量達標,沒有音樂學院的學曆,沒有知名作曲人的推薦信,也能加入各公司的作曲部。
林一凡帶來的教訓,實在是太過慘烈,各大公司都被嚇怕了。
這般操作後,小公司招到好作曲人的概率,被減小到幾乎沒有的程度。
“一凡,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一下。”
電腦屏幕右下角突然彈出一條消息,是蘇懷明通過內部辦公係統發來的。
林一凡點開消息回複:“什麼事?”
蘇懷明:“各大公司的老板聯係到我,他們希望星光娛樂能和他們步調一致,不修改藝人合同,維持現狀。”
“你是什麼想法?”
音樂平台上次改革後,各大公司被迫多推出新人,為了轉嫁增加的成本,大幅度削減了二線及二線以下歌手的合同待遇。
今時不同往日。
現在實行的新標準,其實是上次改革前的老版本的進化版本,本質上還是原來的那個體係,隻是衡量的要素,從音源銷售成績變成了歌曲在固定時段內的播放量。
各個等級的歌手和作曲人的數量會增加,但也不會是顛覆性的。
目前的合同待遇,顯然和現行標準不匹配,對公司極為有利,能給公司創造巨大的額外利潤。
各大公司有強烈的動力,維持現狀不變。
想要實現這一點,各大公司必須步調一致!
隻要有一家公司鬆動,給出更高的待遇,人才都會狂奔向那家公司,其他公司也將被迫做出改變。
隻有去哪都一樣,那些人才才會認命,接受目前的待遇維持下去。
俗話說同行是冤家。
但麵對巨大的利益,成為暫時的盟友,共同進退,也不是不行。
小公司無所謂,星光娛樂如果不參與進來,這件事就辦不成!
星光娛樂和圈內各大娛樂公司再不對付,也不會影響到這次的合作。
唯一能導致無法達成合作的因素,隻可能是星光娛樂不願意。
喜歡重生當作曲人的我,橫掃榜單!請大家收藏:()重生當作曲人的我,橫掃榜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