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天數,本王也不知道,不過本王一定會趕在登基大典之前返回秦州城。”
“眾位愛妃,此事本王已經決定了,不會改變。”
“這段時間內,本王可以答應各位你們,並不會在榮州耽擱太長時間,用不了太久,本王便會和你們見麵。”
聽到蕭景已經決定後,王妃們雖然舍不得蕭景離開,但她們現在也隻能是無奈接受。
而遲遲沒有開口的蕭景的母親楊姝灩也終於說道:“景兒,這路上可定然要注意安全,你即將要舉行登基大典,切不能夠發生意外啊。”
“依我看啊,景兒,你還是帶上一位王妃,這最起碼能夠照顧你的身體。”
“放心吧母妃,孩兒並不會有任何意外的,並不是孩兒不想讓王妃跟著,主要是孩兒這次前往榮州主要是為了進行視察,而且時間緊張,必須要速戰速決。”
“若是帶上王妃的話,自然是耽誤路程。”
楊妃見到蕭景這樣說後,也不再強求,而是跟蕭景又囑托了幾句注意安全的話。
對於楊妃而言,她和蕭景的眾位王妃一樣,都對於蕭景此次前往榮州相當牽掛,但,楊妃也明白,隻要是自己兒子決定的事情,沒有任何人能夠改變。
隻是。
這頓晚餐除了蕭景之外,眾位王妃和蕭景的母妃都沒有太多的胃口,她們都舍不得蕭景離開……所以多麼可口的飯菜都難以下咽。
而對於蕭景而言,他之所以不顧眾位大臣和王妃們的勸告,執意前往榮州,主要是因為他很清楚水師的重要性。
當蕭景看到了鄭成功的密信後,他便產生了實地視察的想法。
畢竟單靠鄭成功的文字描述,蕭景並不無法得知目前大秦帝國水軍建設到了什麼階段,他必須要親自查看一番才有數。
而且,寶船是否和蕭景構思的相同。或者說,港口是否按照蕭景的圖紙建造的,這些都是需要蕭景親自考察才能夠知道的事情。
另外便是水軍士兵的作戰能力,這些三十萬士兵到底是真的有本事,還是濫竽充數,這都是疑問!
所以,蕭景必須要認真考察才可以。
第二天。
清早。
秦州東城口,大秦的文武百官以及楊妃和眾位王妃們都在送彆蕭景。
甚至,還有不少王妃們因為蕭景離開,而流下了淚水。
蕭景見狀後,特意對她們進行了一番安慰。
“愛妃們,你們就放心吧,這次本王隻是去榮州進行巡視而已,又不是出征,你們無須擔心。”
楊妃這時也走到了蕭景的麵前,語氣不舍得說道:“景兒,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給母妃或者是熙瑤她們寫信。”
蕭景點了點頭,回應道:“好,母妃,我答應你,如果本王有時間的話,定然會給你們寫信。”
楊妃聽到蕭景的這句話後,她臉上才稍微感到一絲慰藉。
之後,蕭景又跟裂空軍主將霍去病、京兆尹趙福生、還有六部官員等囑托了一番後,才率領著典韋、裴元慶、楊小千以及幾十名錦衣衛的成員快馬加鞭的離開!
……
從秦州出發,前往榮州,有兩條路,其中向東走經過賀州地界,然後再南下前往榮州,另外一條路是直接南下經過繁州,然後再東行到達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