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蔡攸做了甩手掌櫃,徐槐掌權整個討賊軍。因為各方壓力,一夜之間,頭發儘白。吳用聽說徐槐掌權,也是一夜未眠。
不消半月,各地水師、健兒大部分到齊。徐槐將眾將招至經略府議事,眾將皆以徐槐是文官,都心生輕視。一個個形容散漫,吊兒郎當。
徐槐走到帥位道:“諸位將軍,徐某受經略大人重托,暫領經略府之權。為公為私、為國為民,希望諸位配合。等討滅梁山,徐槐一一登門謝罪。”
隻有徐京、李從吉、呼延紹、顏樹德幾人拱手道:“願聽尊命!”
徐槐見狀,也不生氣,坐到帥位道:“聽說前番出戰梁山泊,有一位將領,奉命救援控鶴軍。就在離控鶴軍幾裡之遙,遠遠看著控鶴軍覆滅。有沒有這回事?”
眾將聽了都默然不語。大家都知道說的就是郭藥師,卻不敢多言。
原來郭藥師原是遼朝大將,因遼朝日益衰敗,心懷異誌。趁童貫出訪大遼,與童貫勾結在一起。後來遼朝察覺,郭藥師被迫率兵南投大宋。
童貫將郭藥師來投作為自己的功勞,向趙皇帝引薦。宋遼百年來,一直是大遼壓著大宋打。好不容易來了個遼朝降將,趙皇帝欣喜不已,以為自己文治武功無所不能。而且還告慰太廟,整得相當隆重。
郭藥師也就成了趙皇帝的寵臣,不僅成了禁軍將領,還加檢校少保。童貫也將郭藥師引為親信。禁軍中無人敢惹。
郭藥師自然不把徐槐放在眼裡,兩眼斜視,仿佛事不關己。
“可有此事?”徐槐又加重語氣問道。
徐槐學生顏樹德道:“確有此事,正是天武軍指揮使郭藥師所為。”
徐槐又對郭藥師道:“郭將軍,可有此事?”
郭藥師道:“當時高禪、韓宗仁敗局已定。本將軍上去也無濟於事。”
徐槐一字一頓道:“可有此事?”
郭藥師無奈的點點頭,臉上卻有一萬個不服。
徐槐大喝:“來人,拖下去斬了!”
郭藥師大驚道:“我是聖上親封檢校少保。你沒權利斬我!”廳內衛兵見狀也不敢行動。
徐槐又道:“我說拖下去斬了,你們聽不懂?”衛兵確認了軍令,正要動手。
郭藥師大怒,抽出隨身寶劍道:“我看誰敢?”
徐槐厲聲道:“斬!”
隻聽見砰一聲巨響。眾將一起望去,郭藥師已經被身後哈蘭生用獨腳銅人砸得稀巴爛。
眾將見狀,瞬間井然有序,不敢有絲毫怠慢。心裡都在嘀咕:“這老儒連郭藥師都敢殺,還怕誰?”
徐槐眾人肅然,便道:“天武軍暫且交由副將張令徽統領。老夫治軍手下無情,希望大家好自為之。”
眾將齊聲道:“謹遵將令!”
徐槐站起來道:“傳我軍令!雲天彪、王煥、花子虛、應伯爵、陳經濟四萬大軍嚴守景陽岡打虎堡,不能讓盧俊義軍一兵一卒回到梁山泊。否則提頭來見。
大名府梁中書、史穀恭、聞達、李成堅守大名府城,丟失大名府,提頭來見。
張叔夜、陳希真、楊溫、劉廣、侯蒙將三萬人馬分布在運河各個要衝。隻許固守,不許梁山軍東逃。
平海軍指揮使劉夢龍帶領水師一萬,扼住梁山泊微山湖南逃通道。平海軍節度副使呼延慶,帶領一萬遊泳健兒與戰艦數百艘,北上鄆城縣。準備登陸作戰。
蓋天錫、欒延玉帶所屬部眾兩萬,駐軍豐沛,阻擋梁山軍南逃。
廣濟軍節度使龐毅、節度副使歐陽壽通防止梁山軍向應天府方向逃竄。
徐京、李從吉速速南下駐紮芒碭山,策應周圍各軍。
王文德、徐和留守濮州城。
剩餘東京禁軍十三萬人明日開拔,進軍鄆城縣。此戰隻能勝,不能敗。”
眾將領命,第二日浩浩蕩蕩直奔鄆城縣而來。
梁山泊除了盧俊義帶三萬人北上,關捷、周芒駐東平有一萬,林衝、扈成駐濟州有一萬,王英、扈三娘駐任城有一萬。山寨如今隻剩下六萬軍馬。得了探報,眾將議論紛紛。
朱武道:“如今之計,不如將三處兵馬調回,合並一處,與徐槐決一死戰。”
呼延灼道:“如果將三處調回。張叔夜、陳希真、侯蒙、欒延玉等人必然會壓上來。到時候我們麵對的敵軍又會增加一倍。”
關勝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然先下山試試他們虛實。再做打算。”
吳用點頭同意,命令魯智深、武鬆、李逵、鮑旭、焦挺、李忠、周通、帶兵一萬在北。
呼延灼、花容、朱仝、雷橫、龔旺、丁得孫、解珍、解寶、歐鵬、鄧飛、燕順、鄭天壽帶兵一萬在南。
關勝、楊誌、史進、段鵬舉、黃信、宣讚、郝思文、單廷圭、魏定國帶兵一萬在西。
李俊、張橫、張順、童威、童猛、帶領一萬水軍在東攻打官軍水寨。其他人把守山寨。
深夜,烏雲密布。吳用從梁山泊山頂遠遠望見鄆城縣城外燈火通明,連營十裡。心裡不禁泛起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