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斥責毫不留情,如同一個個響亮的耳光,扇得宋文昌無地自容。
周圍的同學眼神裡也都是鄙視。
學術研究,最忌諱的就是不嚴謹還嘴硬。
宋文昌隻覺得所有人的目光都像針一樣紮在他身上。
屈辱,羞愧,還有對薑雲舒更深的怨恨交織在一起。
“好……好,那這個課題組,我退出!行了吧!”
宋文昌怒聲道。
這下子,鄭教授微愣,就連薑雲舒也抬起了頭。
課題組進行了這麼久,現在退出,意味著報告上不會加名字,也就意味著這些時日的努力都白費了。
即使宋文昌在最後的定稿上沒幫上什麼忙,但他之前的調研結果也是有用的。
看周邊同學一副驚愕的樣子,宋文昌反而從中感到了幾分快意。
他覺得自己酷斃了。
不就是個報告嗎?
他不稀罕!
宋文昌哼了一聲:
“就這樣吧,鄭教授,你也不用教育我什麼了,我退出!”
說完,他一把抓起桌上的幾本書,頭也不回地衝出了辦公室門。
辦公室裡良久才回過神來。
同學們開始竊竊私語。
“……他瘋了?”
“多少人想進還進不來呢,這次有雲舒同學在,含金量肯定高,我都不知道我有多榮幸。”
“是啊,他好蠢……”
鄭教授看著他的背影,疲憊又失望地搖了搖頭,頭疼道:
“好了,安靜,繼續吧。”
……
這個小風波過後,課題組的氣氛更加凝重和專注了。
大家核對數據更加仔細,生怕再出一點紕漏。
最終,在薑雲舒和陳默的共同努力下,這份凝聚了課題組心血的調研報告終於圓滿完成。
報告不僅詳細分析了現狀,更重要的是,薑雲舒在報告中寫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激起了滔天巨浪。
報告被鄭教授遞交上去後,先是校內經濟學院的幾位老教授看了,驚為天人,連連稱讚。
緊接著,這份報告又被推薦到了市裡的政策研究室。
很快,報告的內容就在相關的學術圈和政策研究圈子裡傳開了。
那個年代,大家的目光大多還集中在如何快速提高產量,擴大規模上。
可持續發展這些提法,新穎又尖銳,讓很多埋頭搞經濟的人都有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
薑雲舒這個名字,也隨著這份報告迅速傳開。
先是校報的記者來找她做專訪,然後是市裡日報的經濟版塊記者。
記者的問題一個接一個,都想深入了解這個提出驚人觀點的年輕女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