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的相機閃光燈不停地閃爍,記錄下這感人的一幕。
台下,村民們激動地交頭接耳,誇獎聲不絕於耳:
“哎呀,雲舒這丫頭真是了不得,太大方了!”
“這可是積大德了!說修路就真修路,想都不敢想!”
“以後娃上學好了,看病也方便了,雲舒真是活菩薩!”
“你說,陸家老兩口要是當初對時安好點,現在該多享福啊。”
“快彆提那兩家了,尤其是薑家那個林清蓮,眼皮子淺的貨!這麼好的閨女,硬是給推出門了!”
“就是!聽說雲舒小時候沒少受她磋磨,現在雲舒以德報怨,回來給全村謀福利,她林清蓮哪有臉來領這個好處?”
“她還好意思來?我要是她,早就臊得躲屋裡不敢見人了!”
“所以說啊,這人呐,還得心眼好,你看人雲舒,心胸多寬廣!”
議論聲中,充滿了對薑雲舒的感激和敬佩,同時也毫不意外地把林清蓮,田秀菊那兩家人拉出來反複斥罵。
當初他們怎麼對待薑雲舒和陸時安的,村裡人都看在眼裡。
如今這巨大的反差,更是讓他們的行徑顯得愈發可笑和可悲。
薑雲舒在台上,看著台下激動的鄉親們,聽著那些真誠的讚譽和偶爾的議論,心中一片平靜。
她做這些,並非為了聽這些誇獎,更不是為了打誰的臉。
這是她能力範圍內該做的事,是重生一世,在實現自我價值後,對這片土地最實在的回饋。
但這種能切實改變許多人命運的成就感,依舊讓她感到充實和滿足。
捐贈儀式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薑雲舒和陸時安被村民們團團圍住,握手道謝,久久不散。
陽光灑在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希望。
儀式結束後,縣領導和老村長又熱情地邀請一家人到村委會的招待室裡稍坐,喝口茶,再和村裡的一些老人們說說話。
媒體記者也跟隨著,想抓取一些更深入的采訪素材。
招待室裡,氣氛融洽。
薑雲舒落落大方地回答著記者和鄉親們的問題,言談從容,邏輯清晰。
陸時安雖話不多,但坐在一旁,身姿筆挺,無形中就是一種強大的支撐和氣場。
雙胞胎乖巧地坐在父母身邊,吃著村裡特意準備的山楂糕,大眼睛滴溜溜地轉,看著滿屋子的人。
就在這時,招待室門口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一個穿著皺巴巴灰布衫,頭發有些蓬亂的中年婦女,硬是擠開了門口招呼的村乾部,一股腦闖了進來。
她手邊拉著一個吊兒郎當,眼神飄忽的年輕男人,懷裡還抱著一個臉蛋臟兮兮的小男孩。
“哎哎,王春花!你怎麼進來了?這邊正招待貴客呢!”
一個村乾部嚇了一跳,趕忙上前阻攔。
那叫王春花的婦女卻不管不顧,腆著臉,聲音又尖又亮,生怕彆人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