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華軒吃小灶這件事。
除了老六陳永輝和老五陳永花之外。
其他幾個孩子都沒有怨言。
陳華軒當年參軍跟小日子拚過刺刀,三大戰役參加了兩個。
後來又去了北方。
在一次執行穿插任務時,被敵人伏擊。
緊接著撤退時,又被老美的飛機炸傷。
獨自拖著傷腿在冰天雪地裡不知爬了多久,終於找到了一條大路。
在失去意識前,又幸運的遇到一名騎馬的女兵,這才僥幸撿了一條性命。
複員後,工作安排在省城。
因為身體原因,早早讓大女兒接了班。
回到老家,上麵每月還給他發二十八塊錢退休金,三十二斤糧食的定量。
加上大女兒每年給家裡郵遞一百塊左右。
還有四女兒陳永麗現在也在省城工作,還沒有成家,也拿錢貼補家用。
所有加起來,陳家每年有接近五百塊的收入。
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代,無疑是一筆巨款。
以陳家村的社員為例。
一個男勞動力乾一天大約有九個工分,女人大約是五六個工分。
十個公分能兌換五六毛錢。
當然,這不是一成不變的。
有的年成好,養的豬羊賣出個好價錢。
生產隊收入就高,相應的十個工分能換的錢更多。
反之。
遇到個旱澇災害,牲畜再出了瘟疫,生產隊的收入減少,社員的收入自然下降。
平常家裡有五六個勞動力,辛辛苦苦乾一年,能省下個一百多塊錢,算是比較好的情況。
這一比較,就能看出這五百塊錢的價值。
而周圍幾個村子裡,陳家村生產隊的收入算是最高的。
因為村裡的土地比較肥沃,村南麵還有幾千畝的山林,可以搞牲畜養殖業。
相比較有的村子十個工分才換兩三毛錢,更窮。
甚至社員窮的吃斤鹹鹽都沒錢。
而且陳家村位於沿海一帶,相比其他地方,政策比較寬鬆。
社員家裡允許飼養牲畜,雞、兔子、肥豬等。
甚至允許社員去大集上售賣農產品。
當年陳永生看過一部關於老農民的電視劇,養隻雞都不被允許。
陳華軒和鄭蘭生了六個孩子。
老大陳永芳和老四陳永麗成了人人羨慕的城裡人。
老二陳永國已經結了婚,搬出去分家單過。
隻剩下十八歲的陳永生,十三歲的陳永花,十一歲的陳永輝。
當然,僅僅是一家人吃喝,五百塊根本花不完。
可惜。
窮在鬨市無人問,富在遠山有遠親!
現在的農村太窮了,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態。
陳華軒弟兄有六個,他排行老五。
老大、老二、老三早已經去世。
老四和老六當年去縣城辦事,不幸的被敗兵抓了壯丁。
這麼多年依然杳無音訊,也不知是死是活。
其中老四當年已經成了家,生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老四一失蹤,留下孤兒寡母的。
其他幾兄弟自然不能袖手旁觀。
但是其他幾兄弟自家都缺衣少食,根本照顧不過來。
多虧陳華軒出錢這才把兩個孩子養大。
後來兄妹倆結婚出嫁,也都是陳華軒夫婦給張羅的。
至於其他十幾個侄子侄女,陳華軒也是出錢出力。
搞得當初陳永國結婚,家裡根本沒有餘錢。
大隊批了四間的宅基地,隻能蓋了兩間,為此陳永國一直憤憤不平。
兒子竟然不如侄子侄女親!!
……
想到這些往事,陳永生歎了口氣。
陳華軒就是太愛麵子了,後來說起這些事也是很後悔。
尤其是後來還養了好幾個白眼狼!!
此時天色漸漸黑了,陳永生點燃煤油燈,又從書包裡拿出一本書,翻了翻,從裡麵找出一張彙款單。
借著微弱的燈光,看到上麵的數字,整整三百塊錢!
這是昨天蘇雪薇遞過來的分手費!
他現在兜裡隻有兩毛六分錢,那是陳華軒給他買紙筆的。
三百塊錢簡直來的太及時了。
根據獲取的記憶,三叔自尊心很強,不打算要這筆錢,準備還給蘇雪薇。
因為在信裡,蘇雪薇直接寫明了自己的態度,這三百塊錢就當還了三叔的救命之恩。
從此以後,兩人互不相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