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新將“情報轉換”後的物資清點完畢,20箱抗生素和10台衛星通訊設備整齊地碼放在安全屋的角落。
他心情沉重,雖然獲得了些許喘息的機會,但“鬼影”的威脅並未解除,反而更讓他感到不安。
“係統,調出基地內部地圖,重點標注劉銘、何誌強、張海洋三人負責的區域。”
“正在執行……地圖已調出,並已標注三人負責區域。”
牆麵上的投影地圖清晰地顯示出基地內部的布局,劉銘負責的是安保部門,分布在基地的各個角落;何誌強負責後勤,主要區域集中在倉庫和食堂;張海洋則在技術部門,位於基地最北端的實驗室附近。
衛新盯著地圖,眉頭緊鎖。這三個人,任何一個都可能就是“鬼影”。
要確定真凶,就必須深入調查,獲取更多證據。
“係統,模擬三種不同的潛入路線,分彆針對三人的工作區域。
計算每一條路線的風險指數和成功率。”
“正在計算……路線模擬完畢。第一條路線:從基地東門進入,利用維護人員身份接近劉銘的辦公室,風險指數7.8,成功率62。
第二條路線:通過後勤部門送貨,進入倉庫尋找何誌強的蹤跡,風險指數6.5,成功率70。
第三條路線:偽裝成技術員,潛入實驗室調查張海洋,風險指數8.5,成功率55。”
衛新仔細分析著係統提供的報告。風險最高的當然是張海洋那條線,實驗室的安全級彆最高,監控也最為嚴密。
但如果張海洋真的是“鬼影”,那麼實驗室很可能隱藏著重要的線索。
“準備偽裝道具和身份證件。先從劉銘的安保部門入手。
給我準備一套基地維修人員的工作證和製服,還有一些緊急情況下使用的防身物品。”
“正在準備……偽裝道具和身份證件已準備完畢,其中包括一套基地維修人員的製服、工作證、煙霧彈和麻醉針劑。”
係統機械地說道,同時將物品擺放在衛新的麵前。
衛新拿起製服,仔細檢查著上麵的標識和編號,確保一切都與基地內部人員的製服相同。
他拿起麻醉針,試了試,確保針頭鋒利,藥效充足。
“係統,調出基地巡邏時間表和監控盲區,確定最佳潛入時機。”
“正在調取……基地巡邏時間表已調出。根據分析,最佳潛入時機是後天淩晨三點到四點之間。
這段時間正好是值班人員交接的疲憊期,巡邏人員會相對鬆懈,監控係統也會出現短暫的空白。”
淩晨三點到四點?衛新心中一動。這個時間點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被發現的風險。
“係統,模擬三次完整的潛入過程,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變數進行預案設計。
包括被發現後的多條撤退路線。”
“正在模擬……模擬完畢。已生成三種不同的潛入方案,並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設計了相應的預案,包括被發現後的撤退路線、通訊中斷時的應對措施、以及遇到敵對勢力時的戰鬥策略。”
衛新認真地觀看了係統模擬的潛入過程,感受著其中的每一個細節。
他在腦海中不斷地模擬著各種可能遇到的情況,思考著應對的方法。
就在衛新專注研究潛入計劃的時候,係統突然發出提示:“檢測到安全屋書桌上發現一張被折疊的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