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新回到臨時指揮中心,第一時間將安全屋的監控數據導入係統,同時檢查幾小時內各裝置的狀態。
快到淩晨時,係統發出了一聲提示音,顯示在軍事基地信號塔附近的一個監控設備捕捉到了異常數據。
衛新立刻注意到,這是安裝在基地外圍的三號監控點,專門用於偵測電磁波的裝置。
“係統,展開詳細分析。”他快速敲擊鍵盤,打開電磁頻率波動的詳細圖表。
屏幕上一片數據波動顯得十分異常。衛新皺起眉頭,這種頻率並不屬於軍方常規通訊。
“不對勁,這是高級加密信號。”係統的助手聲音冰冷地回饋道,“根據采集的特征波形,信號源不屬於常規軍事頻道。”
“能追蹤具體位置嗎?”衛新問,眼睛死死盯著屏幕上的數據。
“可以大致鎖定範圍,但需要更多的采樣數據來確切定位。”
係統繼續忙碌著處理他的命令。
衛新摸了摸下巴,迅速打開另外兩個備用接收器的界麵,將其監控角度微調到信號塔周圍。
他知道,能夠發射出這種信號的設備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搞到手的,而這很可能直接跟“鬼影”有關。
“調整接收器角度,同時啟動信號攔截程序。”
他的語氣冷靜中帶著急迫,“我要從多個方向捕捉信號內容,儘量完整。”
“程序調整需要十分鐘,”係統回應道,“能量損耗將顯著增加。”
“無所謂,隻要能獲取信號內容。”衛新根本不在乎能量問題。
他從一次性調取的物資本中提取了備用電源,以防途中出現斷電問題。
檔案芯片的情報價值絕不容小視,而這個信號的出現,很可能意味著“鬼影”已經接近到關鍵的行動階段。
此時,係統已經啟動的信號攔截程序開始運行。
三個接收器從不同的角度同時工作起來,傳回的數據層層疊加在一起。
屏幕上不停刷新著複雜的波形,衛新目不轉睛,整個人集中到了極致。
這個過程耗時許久,既消耗設備,也消耗士氣。
約莫淩晨三點時,屏幕的滾動終於緩慢了下來,而係統助手的語音播報讓衛新的精神繃得更緊。
“加密數據部分解碼完成,提取到的內容顯示,有人在遠程入侵軍事基地的通訊網絡,目標為某個代號為‘藍鳥’的數據包。”
衛新眯了眯眼睛,“‘藍鳥’?係統,連貫這部分信息,繼續擴大搜索確認目標坐標。”
“分析數據與以往所記錄‘鬼影’行動裝備特征吻合,其技術設備高度相似。”
助手的聲音異常清晰地傳來。
衛新深吸了一口氣,身體前傾,說:“能反定位信號源嗎?”
係統遲疑了片刻,然後回應道:“捕獲信號源有一定難度,但在傳遞數據過程中暴露出的坐標與時間表被提取。
目標地點是地下彈藥庫外圍的一個廢棄哨所,時間安排在明天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