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解密完成的最後幾秒,衛新感覺大腦像是被塞進了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無數的信息洪流衝擊著他的神經。
係統界麵上,一個全息地圖緩緩展開,覆蓋了整個地球。
赤色的光點如同癌細胞般在地圖上蔓延,那是病毒釋放的地點。
藍色的區域則代表著幸存者的聚集地,但仔細觀察,這些藍色區域並非隨機分布,而是呈現出一種令人不安的幾何圖案,每個聚點都精確地位於某種特定坐標上。
“這…這根本不是自然災難,而是一場精密的布局。”
汪麗娜的聲音帶著深深的震愕,她指著地圖上那些呈現網格狀排列的幸存者聚集地,聲音裡充滿了難以置信。
“這些幸存者聚集地實際上是實驗區域,每個區域環境和資源配置都不同,是為了測試不同條件下人類的適應能力和社會重組模式。”
衛新走到地圖前,仔細地觀察著每一個細節。
他注意到在一些資源匱乏的區域,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明顯更加激烈;而在一些資源相對充足的區域,則逐漸形成了某種原始的社會秩序。
“宛如一個個大型的實驗室。”他喃喃自語,心頭的寒意越來越濃。
“他們把我們當成小白鼠,觀察我們的掙紮和絕望。”
隨後的文件解密進一步證實了他們的猜測。“諾亞方舟”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病毒篩選,淘汰基因不符合標準的人群;第二階段是資源爭奪,觀察幸存者如何在有限資源下組織社會結構;第三階段將引入新的環境壓力,可能包括氣候劇變或新型病毒變種,進一步篩選最強適應者。
而最終階段是“重啟”,隻有通過全部測試的個體才有資格加入“新紀元社會”,享有豪華地下庇護所中的資源和技術。
文件中冷酷地注明:“預計最終合格率不超過初始幸存人口的5。”
藍娜娜看著屏幕上冰冷的數字,忍不住用手捂住了嘴。
“也就是說…他們要淘汰95的人類?”
衛新沒有回答,他翻動著芯片中的文件,尋找著關於“方舟中樞”的更多信息。
突然,係統投射出一個加密視頻。視頻顯示了一處位於南半球某處的地下設施,巨大的金屬艙體延伸向地下深處,內部有數百名工作人員正對著巨大的屏幕監控著全球幸存者數據,調整著病毒活性和環境參數。
“那裡就是‘方舟中樞’。”汪麗娜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
“我們麵對的不是簡單的病毒,而是一個龐大的精密係統。”
視頻中,薑美人和其他委員會成員正在進行一次例會。
薑美人身穿一身剪裁得體的黑色職業裝,麵容冷峻,眼神中透著一種令人膽寒的野心。
“原型測試者zero1的表現超出預期,但與係統的融合度仍有提升空間,建議增加環境壓力測試其極限。”
薑美人說道,她的聲音沒有任何感情。
另一位委員會成員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可能已經接觸叛逃科學家小組,存在意識覺醒風險,建議立即回收。”
“回收?”衛新聽到這句話,心中警鈴大作。
芯片的最後一部分是陳博士和其他反叛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他們發現量子穩定劑不僅能增強係統功能,更能激活係統內置的“逆向編程模塊”,理論上允許係統通過量子糾纏原理重新編程病毒,使其失活或改變選擇性。
“如果zero1的係統完全覺醒並與方舟中樞建立連接,有70.3的可能實現病毒全球控製,但這需要物理接入中樞核心,同時麵臨主係統的反製措施。”
陳博士的影像在屏幕上閃爍,他的聲音虛弱而堅定。
“70.3。”衛新默默地記下了這個數字。
希望的火種雖然微弱,但至少存在。
就在他們緊張地研究芯片資料時,研究站的安全係統捕捉到了一段無線電通訊信號。
藍娜娜迅速破解了信號,筒內傳來的聲音清晰地呈現出來。
“確認安全屋坐標,準備第二波突擊,目標是回收係統宿主zero1,優先活捉,其他目標可消滅,行動代號‘方舟回收’。”
藍娜娜臉色蒼白。“薑美人已經鎖定了我們之前的位置,正在調集更多力量進行搜索。”
“這是軍方特種部隊使用的加密通訊。”她分析著通訊頻率和編碼,繼續說道:“證實薑美人確實有軍方背景和資源支持,根據信號強度判斷,他們的行動小組距離安全屋約50公裡,估計24小時內會發動襲擊。
我們必須決定是返回安全屋收集必要物資後轉移,還是放棄那裡直接前往新的位置。”
衛新看著地圖上標注的“方舟中樞”位置,心中做出了決定。
“安全屋已經暴露,回去無疑是自投羅網。我們要直接前往‘方舟中樞’。”
“但那裡戒備森嚴,而且我們對內部情況一無所知。”
白小柔有些擔憂地說道。
“我們沒有彆的選擇。”衛新堅定地說道。“陳博士的研究成果是唯一的希望,隻有接入‘方舟中樞’,我們才能有機會逆轉病毒,拯救剩餘的人類。”
“我同意。”汪麗娜點了點頭。“既然我們注定要成為棋子,那就乾脆做個逆轉棋局的棋子。”
就在這時,研究站的警報突然響起,紅色的警示燈不停地閃爍著,刺耳的警報聲響徹整個研究站。
“發現入侵者!”電腦屏幕上跳出一個警告。
藍娜娜迅速操作著控製台。“是無人機,正在掃描研究所內部區域。”
“準備戰鬥!”衛新沉聲說道。這場篩選遊戲,才剛剛開始。
喜歡末世囤貨,隻為能生存請大家收藏:()末世囤貨,隻為能生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