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衛新走進地下研發室。他站在門口,迅速環顧四周。
室內的燈光並不明亮,所有設施還以臨時狀態運轉,但各類設備已經初具規模,管線、電纜、分析儀器井然有序。
三位技術專家各自守在工位前——陳博士穿著帶些皺褶的白色大褂,李工程師坐在電腦前敲擊鍵盤,而王機械師正彎腰調整一台剛剛組裝的安全檢測儀。
陳博士先收拾好桌上的試劑瓶,捧著厚厚一摞紙質設計方案,穩穩落在會議桌一角。
他清了清嗓子,道:“衛先生,按您的吩咐,這兩天我主要帶人檢測基地水體與地下循環。
現在看來,最棘手的問題就是生活用水。現有水源汙染嚴重,淨化係統老化,濾芯少,水回收率也低。”
他說著攤開最上麵一頁,上頭畫著一套多級過濾係統的流程圖。
“我們打算從地下室引管,先通進初級過濾池,先沉澱雜質和放射性微粒,再經過離子交換和活性炭吸附層,每一級分流回收,徹底淨化。
屋頂和外部的雨水可用導管收集,進入二級處理。
最終淨水效率可以提高三倍,不僅能滿足日常飲用,還能應付特殊時期。”
衛新點點頭,看得很細,他把自己剛記下的幾個關鍵詞又重複一遍,確認沒遺漏。
沉思片刻,他心裡確實有些驚訝。這裡的技術人員以前都在薑美人手下乾活,隻是被當作螺絲釘使喚,如今分明不一樣了。
李工程師並沒有抬頭,隻是推了推眼鏡,繼續敲擊幾下,將投影接入。
屏幕上跳出幾張粗糙卻清晰的電力係統方案。
他斟酌下再開口,“目前基地主要靠柴油發電機,維修麻煩,噪音汙染,還費燃油。
我建議立項建一套太陽能和風電混合係統。外頭廣場和屋頂的南麵適合埋設太陽能板,部分高點可以架小型風力發電機。”
說著他翻到第二頁,手指點在一組蓄電池模塊的位置,“關鍵在於我們找到了備用無人機的電池組,能改裝成高效儲能包。
全套係統能無縫切換,平時並網供電,遇到襲擊一秒鐘就能切進地下備用電池。
起碼能保證一天半的用電,不管外部戰況如何,不會陷入黑暗。”
他聲音一如既往的冷靜,但句子裡帶著一股自信。
衛新站在會議桌邊,靜靜看李工程師的電腦屏幕。
他心裡想,這些家夥到底是技術出身,說話都是一板一眼,沒半句廢話。
基地這些年電力一直是塊心病,臨時加的發電機不是壞了就是鬨油荒,這下承諾的改造能徹底甩開發電機的枷鎖。
這時,王機械師站了起來。他個子最高,臉部線條硬朗,還帶著幾道老舊工傷留下的油漬痕跡。
隻見他把玩著一個亮銀色的合金零件,嘴裡吐出一口氣才開腔:“我琢磨的就是安全防禦。
現在內外的通道太多,但警戒係統幾乎全癱瘓。
我的想法是裝配半自動識彆裝置,每個進出口都部署紅外掃描和攝像頭采集,通過主控室判斷可疑分子。”
“這裡,”他揚了揚手裡的零件,“是識彆係統的核心模塊,進口芯片和軍用級馬達。
放在要道,能自動分辨身份,一旦係統判定危險目標靠近,觸發機關,主要通道加設電動格柵和子母彈陷阱,一分鐘內全部封閉,能把闖入者困死在裡麵。
簡單粗暴,方便後麵的防禦行動。”
李工程師推眼鏡,對王機械師低聲道:“隻要不過度依賴自動化係統,不怕陷阱被破解,就是防禦最紮實的辦法。”
臥在一旁的陳博士輕咳急補充:“不過內部識彆彆做得太死,前陣子薑美人下麵就有人被自家陷阱夾斷了腿。”
衛新這時走到桌邊,雙手撐著會議桌,仔細端詳幾份圖紙設計。
他心裡逐漸有了底:有了這三個人,總算能把基地幾大命門捏在自己手裡。
他突然發現,自己對三人在這裡發揮出的能量,遠超他們之前在薑美人手下乾那點勾當。
會議陷入幾秒短暫安靜。衛新站起身,背著雙手在房間緩緩踱步,終於開口:“你們三位的方案,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