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經很深,衛新卻沒有絲毫倦意。他回到指揮中心,走到沙盤前。
這個沙盤剛剛更新過,上麵詳細標記了水源地區周邊一帶的地形起伏、通路、灌木分布,還有幾個用紅藍色小旗代表的敵我兵力配置。
沙盤邊已經聚集了核心戰鬥人員:趙剛、藍娜娜、陳博士、周工,以及幾位久經戰陣的骨乾隊員。
衛新掃了一眼眾人,將手裡的激光筆打開,點在沙盤東側的一片樹林邊緣:“根據白小柔和偵察小隊的彙總,敵人已經在這三處設立了哨所,哨兵人數不多,但輪換頻繁。
主力全部守在河壩正下遊的水泥平台上。”他聲音平穩,“我們這次計劃分三步:第一步,由趙剛帶十個人的小隊,從這裡——”他著重標出一條沿樹林而行的小徑,“實施東側佯攻,製造聲勢,吸引敵軍主力注意力;第二步,我親自率領主力,從後山脊斜插進來,切斷他們的補給線和後方通信;第三步,則由陳博士領導的團隊攜帶特製炸藥包,伺機炸毀敵人修建的臨時水壩,還原河流原本流向。”
趙剛盯著沙盤,撚著下巴思索了一陣,“敵人的狙擊手分布在主壩南岸兩麵坡,那地方地勢高,草叢裡全是偽裝點。
我們人一動,很可能就被瞄上,怎麼避開?”
衛新在沙盤西南畫出幾道細線:“這裡有三條山溝,坡勢陡,但是偵察小隊曾反複試探過,是他們監控死區。
我們可以利用山石和土丘作天然掩體,在夜色和山霧的遮掩下分批前進。
行動時間定在後天淩晨四點,敵人的哨兵那會兒正好換班,防備心最弱。
氣象組早上剛彙報,後天有濃霧,大約能持續三個小時,為我們提供了額外的掩護。”
藍娜娜從一旁拿出一袋黑色布料,布袋裡露出十套款式簡單的灰色製服。
“這十套都是依照敵軍樣式改的。關鍵時刻,咱們小隊可以換上混入敵陣,即使被敵哨看見也能多爭取幾分鐘。
一旦混亂起來,這些製服會發揮作用。”她沉著地說完,把衣袋推到趙剛那邊。
趙剛不再多問,隻是低頭點頭。衛新又把注意力轉到旁邊的周工,這人是水利工程師出身,是近期新加入的技術骨乾。
周工一邊翻開手裡的地圖,一邊用最直接的語氣提醒大家:“我們的目標是炸掉這個臨時水壩。
根據河道坡度,壩體一毀,水流會集中衝回原來的主河槽,低窪地段瞬間就會漫水。
我建議主力部隊和工兵組務必要提前探明撤退路線,尤其彆碰那些被水漫過的溝口,否則容易被圍困。”
衛新頻頻點頭,思索了幾秒,便側頭問陳博士,“你們的爆破裝置準備得怎麼樣了?”
陳博士戴著副深色眼鏡,他語調穩健很是簡明:“特製炸藥包昨天下午已全部調試完畢。
威力設置成適合碼頭混凝土壩體,不會衝塌兩岸河堤,也不存在破壞地基造成塌方的危險。
爆炸裝置有兩種方案可選:一組是定時起爆,一組帶無線遙控。
現場情況不確定,隨時可以切換。”
衛新點頭應下:“都裝上,現場根據實際情況選,彆留下隱患。”
討論有條不紊地推進到了最隱蔽的環節,衛新略低頭沉默片刻,旋即轉向所有人,低聲道:“這次行動除了要拿回水源,更重要的是攪亂北區和南區這樁臨時聯盟。
我們已經讓李四和白小柔分彆向他們傳遞了事先設計的不同口徑的假情報。”
他指著沙盤上兩處敵軍駐地的位置,“咱們告訴北區,南區有暗中獨占地下水源的計劃,讓南區以為北區準備撤軍回防老巢。
到時候,現場我們會悄悄投放對方標誌的武器和戰備箱,讓兩撥人都以為彼此背後搞鬼。
隻要誘導得當,雙方內部先亂一陣。”他語氣很平淡,卻帶出隱藏的鋒利。
藍娜娜也點頭,“我們已經把打散的彈藥、軍服和通訊零件裝箱。
關鍵時刻從不同區域投放,讓現場一亂,他們根本顧不上辨彆真相。”
趙剛臉上表情淡然,眼底倒是真有些興奮的意思。
周工推了一下桌上的筆,說:“敵軍一旦互相猜忌,撤退就會極混亂。
我們可趁勢滲透,把人和炸藥送到目標點。”
衛新不再多言,把注意事項逐項梳理完畢。“每一步計劃都要兩手準備。
發現敵情變化,不許慌張。趙剛行動在前,主力及時支援。
爆破組務必在混亂中趁機完成引爆。所有人員隻能帶軍用通訊器,禁止帶私人設備。
撤退路線重複三遍,不許亂走。”
眾人各自記下分工,氣氛凝肅。
會議臨近尾聲,陳博士收拾好資料,衛新也合上沙盤防塵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