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指揮中心的臨時指揮桌上,全息投影儀已經運作起來,懸浮著城市的三維地圖。
地圖上有五個紅點格外顯眼,分彆標記著各個備份節點的位置。
藍娜娜剛走近,手臂皮下的電路圖案隨即亮起,與全息投影上的紅點似乎互相呼應。
“根據我芯片收到的節點數據,”藍娜娜在桌沿按下一按鈕,五個紅點依次放大,“市中心實驗室主要管控病毒合成流程,東部醫療中心負責采集人體參數,北校區的節點是神經連接模式庫,南部基地專門負責實體武裝防護,最後這個——控製塔,是整個係統的中樞,主要負責指揮和協調。”
薑美人單手撐在台麵上,掃了一眼五個節點的分布:“到底是同時對所有節點動手,還是一處一處啃?”
陳教授站在後排,揉了下鼻梁,“我們時間很少,就剩不到二十小時。
人手拆散以後各個點的防禦壓力倍增,不小心就和之前的變異體戰一樣,走到一半就被堵死。”
屋子裡一時間安靜下來,都在思考。
白小柔捏了捏投影台的邊緣,低聲道:“要不我們分兩組?
逐點破壞已經來不及了,拖一天整個係統激活我們就完了。”
我搖頭:“汪麗娜選中我們,是因為她已經根據我們各自的特性設計了防禦係統。
分組最多隻能拖一兩個點,其餘的按規律被針對,一個出事就全毀。”
薑美人盯著北校區的標記,“五個點的守衛都太精密,分身插手就麵臨各個擊破。”
爭論開始往激烈裡走。李明一直盯著電腦,也沒插話,隻在專心調試手頭的設備。
藍娜娜抱著胳膊,低下頭沉默了一陣,忽然對著投影道:“我查過串流數據,五個節點其實分層,根本上還是以中央控製塔為主,其餘四個各有小副本。
隻要中央塔占據,彆的節點的反應會大大變慢,他們的武器調用端口也會限製。”
我問她:“意思是如果咱們正麵進中央塔,彆的點就軟成半停用狀態?”
藍娜娜把視線從全息儀上抬開,“不止這樣,主從關係一旦斷裂,所有外圍防禦都隻能靠原本智能,沒法再臨時調度高階力量。
就是說,外圍是鐵皮罐頭,控製塔才是係統大腦。”
薑美人摩挲著槍托:“這樣咱們有突破口,但必須有支援給外圍加壓,爭取操作窗口。”
最終我們達成折中方案——主力四人組全攻中央控製塔,其他安全組和李明、陳教授帶隊的小型隊伍,分赴各點製造騷亂和乾擾。
他們不求摧毀,隻要拖慢時間,讓中央塔窗口最大化。
李明合上電腦,插上便攜式量子運算核心,藍娜娜把自己芯片的數據導入,他調出新分析結果:“市中心實驗室的生物識彆有三級,巡邏隊是三組改造衛隊,外圍還有防疫艙;東部醫療中心最難對付的是神經乾擾設備,入侵就會引發幻覺或意識紊亂;北校區ai有自我學習能力,會根據人的行為適應變化防禦路徑,難度最大;南部基地物理防禦簡單粗暴,主打武器火力和裝甲陷阱;中央控製塔就混合了上麵所有技術,還能直接加汪麗娜的網絡乾涉。”
薑美人上下打量地圖與測算,“常規操作就等於送死,隻能用出其不意的路子。
塔下麵是城市老下水管,能不能走地下直接混進去?”
李明推開幾個窗口,調取了城市老舊管網圖紙和當年的維修路線,還能找到幾條廢棄通道與控製塔地下相通,隻是有幾段可能坍塌。
我拍了下桌子,“既然這樣,主力隊從管道滲透上去,避開正門。
四個支援組去外圍攪水,發出電子攻擊、爆破或者誘敵也行,拖慢點十分鐘就多搶一分生機。”
這一環一環的計劃敲定以後,所有人都靜了片刻。
我拿筆記本迅速列裝,嘴上念著:“必備量子通訊,每個人加密,隨時得能聯係。
信號屏蔽器全員標配,避免被係統掃到;電磁脈衝槍配對機械型守衛,生物屏蔽服抵抗神經病毒滲透。”
我摁亮櫃子鎖,拉出四隻不同顏色的便攜裝備箱,分彆貼上白小柔、薑美人、藍娜娜和我的名字。
“這都是這些年攢下來的好東西,按每個人特長量身定做。”
我把箱子頂到桌上,“得用的時候,絕不能吝嗇。”
薑美人拎起黑色裝備箱,直接打開查看零件,把狙擊版步槍、折疊匕首和動力格鬥套件拆分配好,順手將移動護盾彆在腰帶旁邊。
“我負責塔外圍遠程遏製,正麵不用我出頭就行。”
藍娜娜推了推箱子,裡麵是一組高速接口模塊和神經反饋增幅器,還有兩組能量注射器。
“這些應該能短時間提升芯片信號輸出。我需要全力鏈接數據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