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看著老師說:“老師,你怎麼這個都不知道哇。這不應該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兒嗎?”
“百種樂器,嗩呐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小公主善良地給老師科普道。
老師一言難儘地看著小公主,但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耐心跟她商量說:“王黃雲?,女孩子吹嗩呐不優雅,我們學鋼琴好不好呀?”
老師這麼說吧,也有老師的道理。
試想一下,小公主去參加豪門宴會,大家都上台表演節目,有彈鋼琴的,有拉小提琴的,有彈吉他的……就小公主掏出來一把嗩呐,這不是嘩眾取寵嗎?
婚禮上吹也就吹了吧,就算掉點兒逼格,也添了喜氣。
這要是參加生日宴一吹,那不得挨揍。這是要把人直接送走咋地,tui,晦氣。
小公主撓了撓頭,一臉困惑不解地說:“為什麼同樣是樂器,鋼琴優雅,嗩呐就不優雅?老師,你怎麼搞歧視呢。”
那小模樣要多天真無邪有多天真無邪,就是瞅著有點兒氣人。
老師一噎。
小家夥兒人不大,話可挺趕趟兒。
老師象征性勸了勸,看她堅持,老師也就那麼地了,尊重她的選擇。
自閉症小男孩兒傅明瑄一直緊跟小公主的步伐,小公主乾啥他乾啥。
他也不學鋼琴了,也要學吹嗩呐。
絕大多數小朋友都是在家長授意下做出的選擇,看到小公主的選擇跟他們都不一樣,小朋友好奇心重,就會想問為什麼。
“因為嗩呐動靜最大,最厲害。嗩呐一出,百樂讓路;嗩呐一響,就是專場。彆的樂器都不能與它爭鋒。我要學,就要學最霸氣的樂器,當最閃亮的崽。”小公主豪邁地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公主之所以會留意到嗩呐,是因為在大唐時期,嗩呐不光是軍樂的組成部分,用來振奮士氣,壯大聲威,還成為了宮廷樂和民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麵也說了,小公主和王黃誌宏去跟褚遂良學書法的時候,李世民幾乎每天都設宴款待。
有一天,新排的歌舞裡就用到了嗩呐,王黃誌宏就隨口感慨了一句:“嗩呐不愧是樂器之王,這一吹真帶感。”
小公主就問王黃誌宏:“腦耶,為神馬說呐係,樂器幾王呀?”
王黃誌宏隨口給小公主科普了一下,沒想到小公主真就記住了。
小公主一席話,把小朋友們說熱血了,小朋友們也都覺得學嗩呐更酷,所以紛紛跟老師說也想去學嗩呐。
小朋友們的立場就是如此不堅定,一忽悠就跟風走了。
老師跟王黃淼淼溝通的目的,不是因為小公主要學吹嗩呐,學校得替她單獨準備一間隔音效果超級好的音樂室——嗩呐穿透力和感染力太強了,它一響容易把彆的樂器帶跑偏了?
也不是因為得專門給小公主聘請一個老師教她。
而是因為老師希望家長做一做小公主的工作,看能不能把她的“小弟們”帶回來,還是學家長希望她們學的樂器。
她對嗩呐沒有什麼偏見,但是不代表家長不會覺得土氣。
王黃淼淼嘴角抽了抽:“我儘量吧。”
喜歡大唐:我養新城小,新城養我老請大家收藏:()大唐:我養新城小,新城養我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