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常山公主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被群狼環伺,是個瑟瑟發抖的小可憐。
王黃淼淼可是給她留了十個具有煉氣三層實力的傀儡,小公主還給她畫了滿滿一保險櫃的護身符,總共有幾萬張。
踢到常山公主那可真是踢到貨真價實的鐵板了。
彆看常山公主平時不蔫聲不蔫語,不顯山不露水的。東北有句話叫做蔫巴人都是乾大事的,這孩子絕對有八百個心眼子。
她偷偷給她的傀儡保鏢發消息:“小一,你速帶二三四來接我。”
接下來的時間,孩子就一直裝自閉,一副承受不住打擊、半死不活的樣子,誰來都不吭氣。
王黃一家四口人失蹤,留下百億資產,包括一個景區,一個五百強公司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兩個工廠,一棟摩天大樓,一棟彆墅。
怎麼可能沒有人想打常山公主的主意,以監護人的身份接手這筆資產。
而且不止一個人。
最先上門的肯定是國家派來的人。因為國家掌握的是第一手消息,民眾肯定會有一定的延時。
當然,國家肯定是出於真心,是真想照顧常山公主這個遺孤。
但是也不能排除個彆存心不良的壞分子趁機以權謀私,趁機來吃絕戶。
關鍵是好人和壞人頭上都沒有標簽,壞人比好人還更像好人,否則早就被收拾了,也不會隱藏這麼深。
根本沒法判彆忠奸。
常山公主索性不管誰來出招,她都坐壁上觀,以無招勝有招,看他們鬥得你死我活。
等他們分出勝負,再回頭找常山公主,發現人早溜回自己地盤了,由不得任何人擺楞了。
因為常山公主會放傀儡,一手一個大朋友那種。
等那些好不容易勝出的壞分子好人通常沒有壞人會玩兒心眼子)查到王黃淼淼的遺囑內容,更想摔了。
因為王黃淼淼的遺囑是這樣說的,若常山公主大學畢業後,王黃淼淼等四口人仍處於失蹤狀態,常山公主才有繼承權。
在此之前,除了京城的彆墅留給常山公主居住,剩下的都交給信托公司打理,所得收入百分之五十作為常山公主生活費,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平均分給王黃家和馮家的親戚們。
當然了,家族內部還是會有人對常山公主的繼承權產生異議。
畢竟常山公主隻是養女的身份,而王黃家和馮家卻是實實在在的血親。
但因為王黃淼淼利用附加條款將兩個家族和常山公主綁定為利益共同體,即使為了自身的利益,他們也得維護常山公主。
想掀常山公主桌子的人,必定先砸自己的碗。
言簡意賅地說,就是常山公主現在沒有繼承權,誰打她主意都沒用。
感覺費勁巴力忙活一場,除了拉了一堆仇恨,結果啥也沒撈著,還當了把跳梁小醜給常山公主逗了個悶子。
其實除了房產以外,其餘的產業王黃淼淼本來就打算留給常山公主,這樣立遺囑完全是出於對常山公主的保護,怕有人拿她未成年的身份拿捏算計她。
就算王黃淼淼四口人從四維世界回來會收回房產,王黃淼淼也打算把價值七十多億的房產折現一百億置業費給常山公主。
小公主作為空間的小主人,她就是光靠賣菜都能發家致富,更何況她還有一個寶石河和幾條靈脈,將來勢必不差錢兒,所以王黃淼淼原也打算等常山公主長大了,多給她置辦一些產業。
王黃淼淼走之前,還去國外賺了一筆外彙——去漂亮國給首富治了個癌症,賺了一億刀。
除了預防失蹤事件發生囤了兩個億的物資以外,剩下的錢都兌換成了現金放在了彆墅的地下室裡,防止常山公主以未成年的身份去銀行取錢不便。
王黃淼淼還給常山公主留了價值二十個億的寶石傍身。
——這筆財富是誰也不知道的存在。
萬一她們真回不來了,常山公主也不會缺錢花。
可謂是給常山公主安排得麵麵俱到,仁至義儘了。
總而言之,隻要是常山公主自己不犯蠢,日子不會難過。
不過目前常山公主還不知道這些,這些都是等她大學畢業後繼承遺產才會公布。
現在她單純地以為自己就是在兢兢業業地執行王黃淼淼交給她的“守家”任務。
她牢牢記得王黃淼淼臨行前說的話,得留下來一個人看家,不然等她們回來以後,家沒了。
——其實是王黃淼淼不好直言不諱說不帶常山公主是怕她拖後腿,傷她自尊,找的一個托詞罷了。
第二個對常山公主動手的,是常山公主的親爹李世民。
前麵提到過,李世民早就覬覦小公主和常山公主富饒的封地。
有王黃淼淼她們在,他也就隻能想想;現在王黃淼淼她們不在了,他就可以付諸行動了。
他毫不客氣地把小公主的封地從大東北換到了塔克拉瑪乾沙漠;把常山公主的封地從大草原換到了鳴沙山。
真是父愛如山體滑坡。
這也就算了,反正王黃淼淼不在,常山公主回大唐也不方便,封地她一時半會兒也用不上,也沒法打理,拿走就拿走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等王黃淼淼回來了,她能用上了,李世民不是得老老實實給她還回來。
可李世民不光想要常山公主的地,還想刷常山公主的卡。
他一直覺得小囊菌作為二道販子,差價賺得太狠,拿他當冤大頭。
上次讓小囊菌幫忙代購越野車,一輛價值四十萬的坦克肆百,小囊菌硬是報價四十斤黃金。
貞觀年間的黃金購買力一克能買大約400斤大米,跟現代黃金市價相若。
唐代一斤近似於六百克。
這樣換算下來,就相當於他花了一千九百萬,買了一個四十萬的東西。
兕子她們在現代,看似是花小囊菌的錢,哪樣他沒給報銷了?
上次他給了小囊菌一塊價值千萬的頂級和田玉。到長孫皇後的賬戶上就五十萬。
那頂級美玉,在大唐也是奇珍異寶,也值老鼻子錢了。
每每想到這兒,李世民都會感到深深地肉痛。
可彆跟李世民說什麼小囊菌能幫李世民薅世家的羊毛搞基建。
古往今來,政商都是分離,從政不從商,從商不從政,為的是防止權力尋租和利益輸送,對市場造成破壞性乾擾。
現代社會製度比古代社會進步得多得多,也沒見席伯伯跟誰合夥開超市給老百姓賺社保錢。
連政府小螞蟻都不能染指經商。
關於政商不分帶來的危害,可以舉一個個眾所周知的例子。
王安石變法三分之一的內容就是為了填充國庫,神宗皇帝在王安石的建議帶頭做生意,創立了三種國營企業:
均輸法國營貿易局)、市易法國營零售店管理局)、青苗法國營高利貸)。
按理論來說,朝廷應該獲利甚大,實際上因為私人企業受到衝擊,貿易和商業大為減少,朝廷稅收受損到驚人的程度。皇帝在百姓心目中已經降低為與民爭利的販夫走卒。
很多小人更是把變法當成是鑽營的一種途徑,比如呂惠卿、鄧綰等人。大宋朝綱敗壞、朋黨之爭自此伊始。
萬不得已的時候貞觀前六年天災人禍不斷,實在是太窮了),李世民也搞過類似青苗法的“捉錢令史”,經濟緩和後褚遂良立刻指出來這麼搞容易朝綱崩盤。
後來有一次王黃誌宏和褚遂良、房玄齡、閻立本等人一起釣魚賞月喝酒吃燒烤,無意中說起了蘇軾,提到蘇軾那必然提到王安石變法,硬融進來的李世民就聽了那麼一耳朵。
李世民還記得當時褚遂良那腦瓜子昂地,跟獲勝的大公雞似的,一副智商太滿,得往下流點得德行。
所以從商,是皇帝最下下策的選擇,而上上選擇是想方設法推動社會生產力進步來創造稅收。
比如放開禁酒令,鼓勵民間釀酒納稅。研究琉璃製作之法,製作高奢商品大同藍;發展民族手工業來賺取外彙……
況且李世民動不了世家可真不是錢不錢的問題。世家之所以能夠把持朝政其中很大一個原因是人家文化影響力超強。
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山西龍門王家的族長王通。他有一個弟弟,叫王績,憑借一首《野望》坐定了唐詩第一樓沙發,他還有一個孫子叫王勃,初唐詩壇扛把子。
最牛逼的是他的學生: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溫彥博、薛收、陳叔達、竇威……
除了薛收死太早,沒混上宰相,剩下的都是初唐的宰相。
連軍神李靖都受過王通的教導,就是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弟子存有異議。
沒有世家,李世民都沒有人可以用,你讓李世民怎麼動?
李世民不是摳搜,他是真差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