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王府中。
五湖四海趕來的拜賀之人實在太多。
光是負責記錄人名,禮物的點冊人就有三十餘位。
大多數都是從衡城中臨時抽調過來的,點冊人除了學識之外,還得身世清白,非堰州人士者不得擔任。
“顧叔叔,陪我玩唄~”
負責記錄的案幾邊上,有個紮著丸子頭的小姑娘手持撥浪鼓,一手親昵的扯住男人褲腳,一晃一晃,撒嬌不停。
姓顧的中年男人停筆,側頭在低頭,眼神溫柔,揉了揉可可愛愛的小姑娘頭頂,柔聲道:“你爹娘呢?”
“爹爹在忙,娘親也在忙,都沒空陪我,顧叔叔~?”
小姑娘眨著圓溜溜的小眼睛,笑起來就像個小包子似的。
顧遠方相貌一般,不過生的老實,加上對誰都有個笑臉,有禮數,有耐心,也肯吃虧,點冊人的差事自然有他一份。
小姑娘是宸王府管事之女,在外庭與內院間可自由跑動。
兩人久而久之自然熟絡。
顧遠方抬頭看了眼天色,掐算下時辰也到了輪換的時候,於是便對小姑娘點點頭,“那就陪你走走?”
小姑娘搖晃著波浪鼓,歡天喜地,留下一連串悅耳笑聲,跑出門去。
顧遠方笑了笑,站起身,瞥了眼名冊上由他親手或是經過他人所記錄下的名字,然後大步走出,追逐小姑娘步伐而去。
宸王府很大,等同一座城中城。
光是迎來送往端茶倒水的婢女管事就多達數千人,此外負責雜役夥計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此次大婚遠道而來的賓客,大多數都落榻於外城,少數仙家或是與宸王府私交甚好的世家才有資格進入宸王府彆苑。
說是少數,各色林林總總下來也不下數百,距離大婚之日還有一月半月時間,天南地北不同門派不同世家難得相逢一場,宸王府自然也安排了遊玩賞景的地方。
宸王府彆苑多達六十餘座,以聽風樓為中心向外擴張,亭台樓閣鱗次櫛比,湖泊閒庭寬闊清明。
不過宸王府終究是依照山上門派樣式建造,陣法禁製層層疊疊,外人在其中閒逛都得按照令牌行事。
不過小姑娘不需要。
顧遠方中年模樣,相貌清瘦,麵色發白,一身青衫。
小姑娘穿著繡金小花襖,奔奔跳跳,活潑爛漫。
顧遠方牽著小姑娘,走過一條條道路。
“杏兒,你知道這牌坊樓上麵的字嗎?”
他用手指向一座道路儘頭,連接水橋的牌坊樓上邊的匾額問著。
牌坊樓氣象雄渾,高聳而古老,匾額字跡更是鐵畫銀鉤,蒼勁有力。若是盯得久了,題字仿佛有生命一般,慢慢地,輕輕地,蜿蜒舞動。
小姑娘揚起腦袋,笑嘻嘻點頭,像是一隻得勝的小孔雀,“當然知道呀!我爹爹教我的。”
“讀作...《靜觀自得》”
顧遠方甚是欣慰,點頭後笑著揉了揉小腦袋,“那你知道具體含義嗎?”
小姑娘嘟了嘟小嘴,“這個爹爹沒說過。顧叔叔,您教教我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