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語重心長地說:“此事非我等所能揣測,日後休要再提。此時此地,隔牆有耳,錦衣衛無處不在,言行需謹慎。”
二人聞言,連連點頭,不再言語。
楊士奇經驗豐富,深知人情世故,絕不會像解縉那般情商智商皆低。
他輕聲說道:“罷了,我們該返程了。”
這一切,皆被朱高著默默看在眼裡。他耳力超群,自是將楊士奇等人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這楊士奇能坐上內閣之位,確有能耐。”朱高著微微一笑,隨即沉默。
……
與此同時,錦衣衛迅速行動,將整個詔獄團團圍住。在場眾人皆是一愣,望著這些皇宮中的錦衣衛。
“此乃皇上旨意,旨意簡單明了,就是要你們釋放解縉!”錦衣衛領頭之人停頓片刻,環視眾人。
眾人點頭示意,隨即開始執行釋放解縉的命令。而那些皇宮中的錦衣衛,則原地待命。
解縉迅速被帶出。
他僅受了些皮外傷,已算萬幸。
此刻,這點傷勢對他來說,已是非常樂觀的結果。
換成他人,恐怕難以如此。
他是唯一從詔獄生還之人。
據說,一旦踏入詔獄,便難以全身而退。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解縉確實做到了。
他望向外麵的陽光,微微一笑。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我乃大明功臣,皇上怎舍得殺我!”
“皇上仁慈,知曉我編纂永樂大典之功!”
解縉深情跪拜,感動得熱淚盈眶。
錦衣衛們隻是旁觀,默不作聲。
不久,一名錦衣衛走近,審視著解縉。
“解大人,請更衣後前往皇宮,皇上要見您。”
“知道了,知道了!”
“我即刻前往!”
解縉滿臉感動,心中充滿期待,終於能麵聖了。
在詔獄的漫長日子裡,他唯一的願望就是見皇上一麵。
如今,他實現了心願,激動不已。
換上官服後,他隨錦衣衛迅速來到奉天殿外。
解縉緊張地站立,儘管傷痛纏身,但他強忍不適。
隻要想到即將麵聖,他便滿心歡喜。
否則,他不會如此堅持。
此時,一名錦衣衛淡淡道:“皇上在內,速進。”
“多謝各位!”
解縉朝他們拱手致意,心中激動難掩,緩步踏入奉天殿內。
一入內,便見朱棣矗立,手握弓箭。那弓箭在他掌中輕輕摩挲,隨後被緩緩放下,轉而取過一箭,緊握於手,細細摩擦。
皇上此舉,似有深意。解縉走近,未及跪拜,便見朱棣手中之箭直指自己,嚇得他臉色驟變,連忙跪伏。
“見過皇上,吾皇!”他急聲說道。
朱棣未置可否,繼續以磨刀石輕磨箭矢,低語道:“你可知道,朕為何赦免你?”
解縉眼眸微轉,心中盤算,卻隻能搖頭:“微臣不知。”
朱棣輕笑,忽而手顫,因解縉又語出驚人:“莫非是因我編纂永樂大典,皇上不忍殺我?”
他抬頭試探,卻見朱棣麵無表情,直視自己。
“你是說,若無你,大典便無法完成?”朱棣字字有力,威嚴自生。
朱棣的氣勢,壓迫感十足。解縉驚恐萬分,臉色慘白,結結巴巴,難以成言。
“解縉,你究竟何意?大明離了你,便會傾覆?”朱棣厲聲問道。
此言一出,解縉臉色更加慘白,全身顫抖,目光中滿是震驚與惶恐,麵容扭曲。
他深吸一口氣,顫抖地望向朱棣。
“微臣絕無此意!”
他急忙辯解。
朱棣仍怒氣未消,步步逼近。
……
朱棣凝視著解縉,眼神變得可怕。
無人知曉他的心思,但可以確定的是,此刻的他真的怒了。
“你的意圖,再明顯不過!”
朱棣冷冷道,隨手將箭擲出,箭矢插在地麵上,險些射中解縉頭部。
解縉渾身一顫,冷汗直流,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
身為大明皇帝,朱棣竟如此可怕,令人心生畏懼。
解縉不敢再言,隻是偷偷瞥向那箭。
箭仍在微微顫動。
朱棣瞥了他一眼,坐回龍椅旁,繼續盯著解縉。
“你的心思和能耐,我皆知曉!”
“但你要明白,即便大明失了你,永樂大典亦不會垮塌。你該知道如何行事了!”
朱棣淡然說道。
“微臣明白!”
解縉點頭。
“退下吧,雲南正好缺人,你去那裡任職吧!”
朱棣淡淡道。
“可是皇上……”
解縉欲言又止。
話未說完,朱棣已擺手打斷。
他眼中閃過波動。
“朕的話,你沒聽見?”
朱棣麵無表情地問。
解縉無奈點頭,心中滿是不甘。
他起身,緩緩退出。
朱棣背對他而坐,顯然不願再見。
當解縉即將邁出奉天殿門檻之際,他突然撲通跪倒在地,這次跪得尤為沉重,連連磕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