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胡尚儀與胡善祥齊聲說道。
朱棣示意她們起身,目光落在胡尚儀身上。
“你作為皇宮的管家,這些年辛苦了!”
胡尚儀受寵若驚,連忙搖頭:“皇上言重了,這都是為了朝廷。”
朱棣微微一笑。
“這是本月皇宮的所有開支明細,請皇上審閱。”胡尚儀說著,遞上一份折子。
朱棣接過,略顯驚訝地看著胡尚儀。
胡尚儀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皇上未知,昔日靖王殿下身為太子之時,此等奏章皆由太子審閱,而今,唯皇上可親覽矣!胡尚儀如實稟報。
“罷了,此事朕已知曉!”朱棣頷首,略覽數頁。
“無事,爾等退下!”朱棣擺手示意。
“既如此,吾等告退!”二人緩緩步出奉天殿。
誰料朱棣忽又喚道:“且慢,朕再問一句,你當真不識胡惟庸?”
此言一出,宛如驚雷。胡尚儀麵色驟白,心中駭然,未料皇上如此迅速便得知此事。錦衣衛之威,果然非同小可。
“皇上,臣不明其意!”胡尚儀強作鎮定,“臣與胡惟庸,並無瓜葛!”
朱棣大笑數聲,揮手道:“罷了罷了,無事矣!”
胡尚儀等人遂離奉天殿,心中惴惴不安,暗歎今日運勢不佳,連連受驚。
胡善祥聰慧,沿途已覺事有蹊蹺,輕聲問道:“姑姑,您當真不識胡惟庸?”
胡尚儀厲聲道:“休要再提!此言若為他人所聞,吾等皆難逃乾係!”
胡善祥聞言色變,連忙點頭,不敢再言。
時光荏苒,轉瞬已是正午。
大明疆域之外,一黑衣人悄然現身,匿於暗角。
黑衣人現身之時,已立於屋簷之下。
他靜立等待,似乎在期盼某人的到來。
天際忽現閃電,緊接著大雨傾盆而下。
而他,依舊堅守在屋簷下,等待那人的身影。
不久,一人緩緩走近,身披僧袍,手持簡樸雨傘,步履從容,氣度不凡。
此人便是建文,他來到黑衣人麵前。
黑衣人略顯驚訝,正欲行禮,卻被建文以手輕扶。
“無需多禮,我今已遁入空門,非昔日。”建文淡然笑道。
然而,他的話語間卻透露出隱藏的野心。
“待奪回皇位,我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他緊握雙拳,深吸一口氣。
“原計劃挑撥官員對付於謙,卻未能如願……”建文麵露遺憾。
黑衣人接口:“永樂舊臣,亦不過如此。”
建文冷笑,語氣帶刺。
黑衣人沉默片刻,凝視建文。
“您本不該歸來,此地凶險異常,若身份暴露,後果不堪設想。”黑衣人憂慮道。
建文堅定回應:“為了靖難遺孤,為了那三萬人的安危,我必須回來。他們的未來,需要我這一趟。”
提及此事,他不禁雙手緊握。
歲月已悠悠流逝。
於他而言,時間已足夠漫長。
倘若往昔他有如今一半的智慧,
無論何種境遇,何種說辭,
失敗絕不可能降臨。
如今,後悔之路已斷,他誓要重奪失去的一切。
他深知,亦明了,
他已等待多時。
黑衣人顯然對他了如指掌,目光轉向建文帝。
“我猜,你收留這三萬靖難遺孤,意在攏聚人心吧?”
黑衣人問道。
建文帝沉默片刻,眼神複雜,終未言語。
無人知曉他的真實想法,無人窺探其內心的深處。
隨即,他深吸一口氣。
黑衣人旁觀,輕歎道:
“你成熟了!”
“你已非昔日之貌!”
黑衣人感慨萬分。
“時至此刻,若再不成長,愧對先祖!”
建文帝緩緩低頭。
此言一出,場上氣氛變得微妙。
“罷了,任務既敗,你且休整,你的身份絕不可泄露!”
建文望他一眼。
從兩人態度可見,黑衣人地位尊崇。
若非如此,斷難有此等語氣。
黑衣人頷首。
“你身為九五之尊,此刻更需謹慎,萬不可輕易現身,如今日般,你絕不能露麵!”
黑衣人神色複雜。
“若換他人,我絕不會輕易現身,但為你,我願破例!”
“即便重選,我亦無悔!”
建文微笑回應:“好吧,你先尋處藏身,待時機成熟,我們再會!”
黑衣人略作沉默,緩緩點頭,隨即憂慮地望向建文。
“你必須安然無恙,否則我無法向你爺爺交差。”他嗓音沙啞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