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速去奉天殿吧!”
朱瞻基點頭同意。
二人抵達奉天殿。
此時,朱棣已在等候。
“參見父皇!”
“參見皇爺爺!”
二人齊聲跪拜。
“罷了罷了,起身吧!”
“告訴我,是否發生了何事?!”
朱棣眯眼問道。
他閱曆豐富,稍一推測,便已心知肚明。
“確有變故……”
朱高著稍作遲疑。
他將朱瞻基遇險、險些遇見建文之事,以及靖難遺孤的遭遇,一一告知朱棣。
朱棣聽罷,臉色陰沉,猛地一拍龍椅。
“好,真是好得很!”
“建文這賊心,真是頑固不化,這麼多年了,仍有人對他忠心耿耿!”
言及此處,他眼神變得淩厲。
建文之名,已是禁忌,無人敢提。
而今朱棣得知靖難遺孤竟擄走了他的孫子,更有那麼多人對他忠心跟隨,心中自是憤懣。
他頓時怒火中燒。
“父皇請息怒!”
朱高著連忙開口,眼中閃過一抹狡黠。
“此刻,父皇萬不可動怒!”
“雖未尋得建文,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已損失慘重!”
“再給兒臣些時日,我必定揪出建文,親自帶到父皇麵前!”
言罷,他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
朱棣見兒子臉上洋溢著自信,神色稍緩。
他深吸一口氣,道:“很好,真的很好!有你這話,朕就放心了!”
朱棣神色微變,隨即大步邁向朱瞻基。
“你沒受傷吧?”
老朱家素有隔代親的傳統,他對這個大孫子極為關切。
朱瞻基連忙搖頭:“爺爺放心,我沒事!隻是給爺爺丟臉了,沒想到中了他們的計。”
朱棣輕輕搖頭:“你沒給老朱家丟臉,那時的你強硬不屈,沒給我丟臉,比那建文強多了!”
一想到建文,朱棣便怒火難平。
這個大孫子,比建文強百倍。
他心中感慨萬千,拍了拍大孫子的肩膀。
“我的兒子,乃太祖高皇帝血脈的延續,而我的孫子更是超越了太祖高皇帝的孫子!”朱棣得意地笑道。
若太祖高皇帝仍在世,我真想與他分享這份榮耀。
大明在我的治理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盛。
“有你這樣的孫子,真是令人欣慰!”朱棣說道,“你先回去休息吧。”
“好,那我便先告退了。”朱瞻基點頭回應,隨後緩緩步出奉天殿。
朱棣望著朱瞻基的背影,又轉頭看向朱高著,“這段時間,你一直與他相處,這小子沒給你添麻煩吧?”
“沒有,他很懂事。”朱高著輕聲道,“隻是這次,他確實有些急功近利了。”
朱棣聞言,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複雜情緒。
“說起來,這次是我害了他,是我讓他去尋找建文的下落。”朱棣輕歎搖頭。
“父皇,彆太自責了,事情已經過去了。”朱高著安慰道。
但很快,他眼神堅定起來,“而且我有預感,這件事遠未結束。建文的下一步行動,我必須跟緊。隻要他露出馬腳,我一定能抓住他!”
朱棣點頭讚許,“你身為大明太子,有權調動內衛和錦衣衛,放手去做吧。你已經長大成人,能夠獨當一麵,大明江山交給你,我很放心。”
聽到這番話,朱高著心中五味雜陳,默默地看著自己的父親。
隨後,他輕觸朱棣的額頭。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令朱棣驚愕不已。
“逆子,意欲何為?!”朱棣怒目而視,心中暗疑:這小子又在耍何把戲?
“老爹,您沒燒壞腦子吧?這話也太離譜了!”朱高著嬉笑道。
“況且您正值壯年,怎就談起退休了?”
“諸多事務未了,永樂大典尚未竣工,鄭和亦未歸,若您真不耐煩,我即刻登基,您安心做太上皇便是!”
朱高著笑語盈盈。
聞此,朱棣臉色鐵青。
他心中煩躁,又瞪了朱高著一眼,臉上滿是無奈。
“也隻有你這小子,有這般膽量,敢如此言語!”朱棣怒喝一聲,隨之踢出一腳。
朱高著輕笑,敏捷避開。
“若無他事,兒臣告退!”他微微一笑,轉身疾步離開奉天殿。
朱棣追趕而出,待至殿外,朱高著已無蹤影。
朱棣呆立當場,喘息未定。
“英雄亦會老啊,真羨慕這小子!”他感歎道。
“若時光能倒流,若能再年輕幾十載,那該多好……”朱棣心中默念。
他突然憶起建文。
儘管建文現為他的心頭大患,但有一點不可否認:
此刻的他,著實羨慕建文的年輕。
英雄遲暮,若能重歸青春,自是夢寐以求。
然而,歲月無情,終究無法如願。
對朱棣而言,無論世事如何變遷,隻要建文尚在人世,他便不能輕易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