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皇帝尋得建文帝,此事可真?”鄭和問道。
老爺子點頭,目光轉向自己的愛子,大明太子。
“確實如此,建文帝已被尋獲。”
“此刻,他正被關押在詔獄之中。”
老爺子再次點頭,鄭和無言,心中略感寬慰。
“你安心遠航吧,其餘之事無需掛懷。”老爺子拍著他的肩膀說道。
“遵命,陛下。”
……
晨光初現,百官齊聚奉天殿。
他們議論紛紛,難掩激動。
“聽說鄭和大人回來了!”
“我亦有所耳聞,皇帝還親自迎接呢!”
“這等殊榮,實乃罕見!”
“鄭和大人前途無量啊!”
“真是讓人羨慕不已!”
眾人交談間,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鄭和穩步踏入奉天殿。朱棣望向他,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鄭和,跟隨我多年,從靜待之地到燕王時期,再到靖難之役,你功不可沒,衝鋒陷陣,勇猛不輸任何名將!”
此言極為讚譽,令人震撼。恐怕連漢王等人,也未曾獲得如此高度評價。由此可見,鄭和在朱棣心中地位之重。
鄭和謙遜回應:“這一切皆因皇帝栽培,若無皇帝,便無今日之我。”
微風拂過,鄭和不卑不亢繼續道:“身為大明子臣,我自當珍視。”
朱棣大笑,笑聲爽朗,回蕩於殿內。
“若換作他人,我或許不信,但你的話,我深信不疑!”
朱棣微笑,百官亦隨之而笑,目光不時偷瞄朱棣,生怕觸怒。
“皇帝,眾使者在外求見。”鄭和輕聲稟報。
朱棣微微頷首:“讓他們進來吧,我也想見見他們。”
隨即,使臣們魚貫而入,拜見大明皇帝。
“朕安!”朱棣微微點頭,望著滿朝文武與各國使者,心中湧起一股欣慰。
這便是真正的萬國來朝,大明盛世!朱棣望著這一幕,心中滿是欣慰。
他又憶起老爹朱元璋,那位夢中無數次“殺”他的。
他渴望見到老爹,渴望告知:
大明在我手中繁榮昌盛!
絕不遜色於建文之時!
此刻,他內心充滿自豪,萬國來朝的盛景,他已達成,真切地做到了。
目睹此景,他不禁深吸一口氣。
“老爹,若你目睹這盛世,是否會後悔當初的選擇?”
朱棣自語道。
內心難以平複,此情此景,正是他所期盼。
建文,實屬愚鈍,太祖高皇帝當年竟對他寄予厚望,真是有眼無珠。
微風拂過朱棣的臉龐,萬國來朝的盛況悄然落幕。
但不可否認,今日之事必將流傳千古。
永樂盛世,天下無雙,地位無人能撼。
使臣們陸續離開奉天殿,太子爺正欲離去,朱棣卻突然發話:
“除鄭和與太子爺外,其餘人退下!”
朱高著嘴角抽搐,滿心無奈,本想回去陪伴家人,卻被老爺子留住。
“臭小子,還想往哪兒跑?給我過來!”
朱棣招呼道,身旁兩宮女正為他寬衣。
他厭煩沉重的龍袍,偏愛輕便的白色布衣。
穿上白衣,他倍感輕鬆,笑容浮現。
今日早朝,身著龍袍,著實不適!”
“我倒覺得,這常服更為自在,哈哈!”
朱棣不禁微微笑了。
他心裡也泛起一絲愉悅。
不料朱高著翻了個白眼。
“實在不行,你當太上皇好了,我來做皇帝,這龍袍我來穿!”
此言一出,旁側的鄭和嚇了一跳,手微微一顫。
這太子爺真是膽大妄為,這種話也敢說出口!
就連朱高煦等人也不敢如此放言,而這太子竟有此膽量。
鄭和一時愣住了,不知所措,又偷偷瞥了一眼朱棣。
……
對於鄭和而言,他深知朱棣,朱棣這副模樣很可能會動怒,他心裡為太子暗暗擔憂,你這嘴也真是沒遮攔。
所以見到此景,鄭和心中猛地一顫。
他又偷偷瞧了一眼朱棣,這話若是說得不好,朱棣定會生氣。
畢竟在此時說出這種話,膽子委實不小。
鄭和太了解朱棣了。
即便是他的大兒子、二兒子、三兒子也不敢如此。
他竟敢提議讓皇上退位做太上皇,自己登基穿龍袍。
我的天,這也太驚人了吧。
這不是夢吧,太可怕了。
想到此處,他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他又偷偷看向朱棣。
誰料朱棣非但沒生氣,反而大笑起來。
“哈哈!”
朱棣嘴角微微上揚。
“你這小子,膽子不小嘛!”
“你可知道,你說出這種話,後果會如何?”
朱棣反問道。
他言罷,目光閃爍,望向自己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