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快了起來。
眾人每天沒什麼事情,大多數時間,都湊在一起研究他們的遷居地。
畢竟,這也是自己的新家。
眾人之中,除了蕭慕靈是魯省人、莊夏柳是豫省人外,其餘人基本上都是南方人,或者至少也是靠南的皖省人,對太行山一帶,基本沒什麼了解。
原先覺得,莽莽太行,一千餘裡,他們找個定居點還不是輕而易舉?
但是深入研究之後發現,並沒有那麼容易。
不是這裡的山不夠高,而是這邊的整體海拔太高了!
以豫省西北為例,那邊城市的最低海拔基本上都在七八十米、甚至一百米以上了。
也就是說,這裡大部分地區,都在當前的“雪線”附近徘徊。
這不行。
他們最初的目標,定居是第一位,打魚是第二位。但徐岩得到了新情報之後,想法又變了。
如果魚身上隻有藍晶魚目,那麼徐岩對其其實渴求不大,也就是為手下人準備準備而已。
但當知道魚身上還有“紫晶魚目”、“紅晶魚目”、“橙晶魚目”之後,打魚就直接躍升到了第一位。
打魚,不但能夠大麵積擴大覺醒者的範圍,還能讓覺醒者變強,現在這才是頭等大事。
因此,徐岩直接劃定了一個硬性指標:居住地東向,必須麵朝大海,可以直出至深海。
結果,汪楚汐原先做的幾個方案,全部廢了。
一連爭論了數日,最終算是勉強定下來一個方案。
蕘山。
蕘山位於中部太行東部,距離主山脈三四十公裡,這個距離不遠不近。
這是一座孤山,海拔二百多米,而四周則是大平原,海拔高度驟降,尤其是東部海拔直接降低到了三十米以下。
也就是說,這座孤山東部至少有超過五十米的水深,就算是航母等十萬噸以上的巨輪,也可以從這裡下水,向東直抵渤海,沒有任何障礙。
向西的海拔略高,但超過二十米水深的距離也有二十公裡。
二百多米的海拔高度雖然略低了些,但用來抵禦海浪也足夠了,更何況這裡有魯、遼二省環抱,曆史上從來都沒有海浪颶風光顧過這裡。
如果海怪過於強大,他們隨時可以向西登上太行,來到晉省的高原地帶避難。
而且,蕘山向西不遠處有兩座縣城海拔都在八十米以上,沒有被水淹,可以用來安置人員。
當然,這一帶是主要糧食產區,加上海拔又高,可能幸存著大量的人口。具體如何做,還得等抵達以後再看情況。
他們剛剛商定了目標地,前方忽然傳來報告:“已經抵達宿縣。”
汪楚汐立刻打開宿縣附近的地圖。
宿縣本身海拔並不高,但其北方有一片群山,群山東北跟魯西南的山脈幾乎相連。
自此向西北方向,則進入豫省。
按照原定計劃,他們將在此向西繞行。
儘量避免接觸可能存在的人口地區,可以儘量避免麻煩。
徐岩點了點頭,道:“那麼今晚就在宿縣宿營。”
一聲令下,大軍立刻向宿縣西北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