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出了康驍拓的事各國皇子公主都學精明了,談判時多帶文官,多帶能噴的大臣,難聽的話不自己說。
大端總不能把那麼多大臣都殺了。
就算殺,死的也不是自己。
本國還可以以此為借口跟大端秋後算賬,爭取更多利益。
總之驛站裡這幾日連門口那隻流浪狗的心都是黑的。
接連對噴五日後,對戰人數總算定了下來,十國聯合出精兵五萬,大端出一萬。
這個比例,嗬,各國都氣得想罵娘,一個個的看沈時安的眼神跟小刀似的,恨不得直接讓他血濺當場。
沈時安倒是很大度,樂嗬嗬的命人熬了一大鍋梨湯,潤潤喉,省的一個個跟公鴨嗓似的。
想要的結果達成了,沈時安徹底閉嘴,不罵人了。
主要他也得喝幾碗梨湯潤潤喉。
作戰的具體方案是寧王在一旁呲眯著眼把關,陸明嶽對接的。
以整個蒼麟山為戰場,四組分彆從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進攻。
十國統共出兵五萬,具體哪國出兵多少大端不乾涉;同樣的,大端一共出兵一萬,這一萬軍隊協同策應整個戰場並不需要各自為戰。
也就是這場戰爭大端要用一萬精兵守住各國的五萬精兵。
這場仗,就很勢均力敵了。
一萬對五萬,兵力差距不是十分大,而且大端占據地形優勢,蒼嶙山易守難攻。
不過大端的壓力也不小,蒼麟山並非城牆似的構造,各處地勢不一,防守之人很難麵麵俱到,若是某國派出小隊偷襲直取大端帥帳,成功的機率並不小。
總之是場硬仗。
為了這場硬仗,各國均儘力調強將,調精兵。
驛館內,十國再度聚在一起議事,分配戰場。
言景初率先道,“我寧國與西戎本就偏西,西麓適合我們。南麓太陡峭,我們自知實力不夠;北麓太平緩,適合想衝帥帳之國。人貴自知,西路於我們而言再適合不過。”
按理說西麓沒什麼特彆之處,不該有人反對,可就是有人反對。
齊國三皇子田昊道,“誰不知道南麓地勢險峻,你直接把南麓丟下了,這不公平吧。”
“我沒挑最好的,也沒挑最壞的。論實力我寧國與西戎僅兩國結盟,且出兵人數少,出兵份額都讓給了你們,如此我們不選最難的南麓有問題嗎?
陳國九皇子金盛凜:“出兵人數已定,和戰場分配不必混為一談。”
言景初:???
這是個真小人啊。
“難不成寧國和西戎去攻打南麓?那也成,我們直接認輸便是,到時候你們贏了我們坐等收利。”
眾人:“......”
很想罵言景初兩句,但是赫連術涼涼的眼神掃過了眾人,這人,不好惹。
罷了,左右寧國要求也不過分。
許多人默認了。
言景初:“這樣吧,為了表示我們寧國和西戎的誠意,我們率先出戰探虛實。”
四個分組可根據形勢自行決定自己的出戰時間,有些人好大喜功行事激進下場就想砍人,有些人則喜歡觀望一二,最好是盟友先去砍人。
這,定然有人先探路更好。
於是寧國和西戎之事就這麼定下了。
高守義見狀趕緊道,“我們打東麓,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替五皇子報仇。北麓我們不稀罕,南麓我們沒辦法全力以赴。”
眾人:“......"
行吧。